球場上俐落飛躍起身,帶著專注而肅穆的神情,盯著迎面而來的球,準備給對手一記必勝殺球。她是被媒體封為「排球女神」的陳怡如,有著靈動的大眼和精緻五官,笑起來春風拂面、甜美可人。
幾年前入選國家隊時,陳怡如就一直是台灣排球界的風雲人物,從球技到外貌都令人印象深刻。征戰企業聯賽近十年,經歷2017年八月世大運結束後宣告退休,專心致力博士班學業,直到2018年企業聯賽,她的身影重出賽場,再度掀起驚喜於「女神回歸」的風浪。
究竟她為何選擇重拾排球?復出後的這半年又改變了她什麼?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台灣排球和其他國家有些不一樣,選手最顛峰的時期都在學生時代。從國小加入排球隊開始訓練,表現突出的選手十六、七歲就能入選國家隊,一路打到研究所畢業,排球生涯也差不多到了盡頭,和陳怡如一樣快要三十歲還在打的人少之又少。
陳怡如當初也沒想過能重回賽場,2017年決定退役時,她剛考上博士班,國家隊的比賽隨著世大運結束、世界錦標賽資格賽落敗後告一段落,球員們暫時解散,回歸各自母隊或崗位,她也決定離開球場,全心專注學業。
沒想到時隔半年,她接到以前學姊的電話,告訴她今年有一支球隊要加入企業聯賽,需要一批新的選手,問她有無意願要加入。半年沒有正規訓練,擔心身體狀態無法負荷,加上博班課業繁重,讓她第一時間回絕了。
直到她得知這支隊伍艱辛的成立過程,雖然在排協的幫忙下,找來以高雄市代表隊為班底的球員,但依舊湊不齊完整的球隊陣容。因為是自己的家鄉球隊,陳怡如認為自己有一份傳承責任,也樂見有企業願意支持排球,幾經思考後還是加入了「極速超跑」,展開選手生涯的「最後一春」。
✔成為自己的實驗對象
回歸球場後,雖然要在練球和課業間兩頭燒,卻也讓她收穫良多,更驚喜的是終於有機會親身落實自己的博士研究,可以學以致用不再紙上談兵。
從碩士開始陳怡如就專攻運動心理,讀出興趣自然沒有多想,就決定繼續往博士深造。好奇於她竟是如此愛念書的人?她卻認真的告訴我:「研究和念書完全是兩回事!」她不愛念書考試,卻傾心鑽研學術,比起熟背課本考出好成績,她更在意研究中的靈活運用。
這時陳怡如彷彿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分享她研究的心得。她舉例自己鑽研的運動心理,想研究出「選手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失控導致表現不佳」,首先要找出她失常的狀況,並觀察狀況頻率。但心理狀態是很抽象的,如何定義緊張或焦慮?怎麼認定這就是緊張狀態?又要如何排除緊張的情緒?尋找這一連串問題的解答,就是運動心理好玩的地方。這一連串過程,需要有源源不絕的創意點子,以及遭受無數次失敗打擊仍堅強的心。
當她一邊做研究,一邊身兼選手的同時,她就把自己當成實驗對象,從自己身上去挖掘答案。這無形中也幫助了她在場上的表現,在大型賽場或關鍵時刻,她能很快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並及早調節,讓自己不被負面情緒影響。
✔當選手是最幸福的事
再次回到場上另一件讓她感觸最深的是:「當選手真的太幸福了!」退下選手身分的日子,剛好經歷雅加達亞運,陳怡如加入了中華男女排情蒐團隊,一同前往亞運賽場。當時她每天要從第一場比賽坐到最後一場比賽,因為不知道下一場比賽對手是誰,所以每一支隊伍的報告都必須做好。錄影、分析、寫報告龐大的工作量,讓她每天六七點出門,晚上十點才回到飯店。
回到飯店也不見得能馬上休息,還要消化當天的比賽完成報告,如果教練急需,他們還要從飯店搭計程車送到選手村,如此水深火熱的行程,讓她對於選手身份有了更深的體悟。感嘆自己當選手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身分有多珍貴,只需要好好練球、好好比賽、好好休息,其他事情都有人替你張羅好,什麼都不用想。
現在的陳怡如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打多久,所以他一直告訴自己要做榜樣,讓年輕球員知道,如果學姊做得到,大家都可以做得到。她說自己29歲還退休半年再回到場上,各方面都會比較辛苦,但她不僅維持水平甚至還超越過往。
除了非常要求自己的訓練,心態上更是堅定,不會因為年紀就認為自己跟不上,她霸氣地說:
從來不覺得年齡能夠限制我。
✔年齡不是問題
身為企業14年排球聯賽中年紀最長的選手,她語重心長地道出台灣排球環境無奈的現實。以她29歲的年紀,在國外排球界正值顛峰,球技、心態都到達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但在台灣這個年齡的球員基本上都已經退役。
不是不能打,是整個大環境影響了多數球員的觀念,畢竟畢業後他們還需要另謀出路,不如及早放棄。台灣排球目前還在企業贊助的階段,尚未完全職業化,所以球員無法靠打比賽維生。企業聯賽的球隊都以大學生為班底,出現在企業聯賽的球員都有學生身份,能在畢業後進入企業工作或有機會出國打球的選手,相對非常少數。
為此她更是特別感謝現在所屬的球隊「極速超跑」,非常幸運擁有一位對運動充滿熱沈,願意栽培選手,想要改善台灣排球環境的好老闆。企業聯賽中的球隊其實非常不穩定,女子組開辦至今十多年可以維持在四支球隊,所屬不易。若有企業退出聯賽,排協需要不斷地積極尋找新的企業主加入,給選手更多機會。
去年「極速超跑」的加入給企業聯賽帶來不小的變化,因為球隊企業本身有自己的行銷部門,對於這一塊相對有經驗也比較專業,除了自身營銷,今年企業聯賽還首度舉辦明星賽,一圓球迷們多年來想更貼近球員的心願。不僅如此,老闆還告訴球員們要如何包裝自己,提醒他們比賽也不要忘記畫點淡妝,上鏡頭才會好看,許多小細節都是他們在當球員時不曾想過的。
陳怡如自己也說:「台灣的選手都太害羞了,應該要多多包裝自己,讓大家看到你。」畢竟當選手就是希望自己的專長可以當飯吃,要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獲得觀眾的喜愛,有票房有收入,這一切才有可能發生。如果球員只是自己低著頭默默努力,卻無法被大家看見的話,是非常可惜的。
「比賽就像一場秀、一個展現的舞台,我們都在想辦法讓進場的觀眾覺得物超所值,帶著下次還要買票進場的心情離開。」為此陳怡如花了很多心力,也特別有成就感,她說自己的很多球迷原本根本不看排球,只是因為台北世大運期間大量的媒體報導而有注意到她。但這時她就成了一座粉絲和排球之間的橋樑,看不懂比賽沒關係,先把他們拉進球場,看多了自然就愛上了!
或許是身為球隊中大姊姊的緣故,陳怡如身上比別人多了一份責任感,一字一句都透露著對台灣排球的憂心和期許。她帶著身經百戰、綜覽全場的女王風範,致力將自己的排球精神傳承給年輕一代球員,相信她的努力都會開花結果,更期待年底能再次看見她披上戰袍,為最愛的排球繼續拼搏。
TEXT:Yuan / PHOTO: Honda Yau / DESIGN: Ruth Y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