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世博附庸到獨立舉辦
現代奧運會1896年誕生後,奧運之父古柏坦(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急欲獲得國際關注及支持,特地將第二屆、第三屆奧運會安排在世界博覽會主辦城市法國巴黎、美國聖路易,和當時新興的世界博覽會同時期舉辦,尤其頭兩屆奧運地點在歐洲,第三屆移到美洲地區,對推廣奧運必有大用。
但他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巴黎和聖路易主辦單位將所有精力放在世界博覽會,忽略籌備奧運會,導致進度落後,巴黎奧運許多比賽場地賽前才臨時整理出來,聖路易的比賽種類與表演項目界定模糊,觀眾分不清世博和奧運,古柏坦原先立意良好,最後奧運卻淪落為世博的附屬,讓他深感沮喪與無奈,下定決心單獨舉辦奧運,與商業活動隔離。
2.從女性止步到性別平權
古柏坦終身為推展奧運、發揚奧林匹克精神而奔走,但由於古代奧運不允許女性參與奧運,加以十九世紀末期社會思想保守,古柏坦對性別平權議題並不重視也沒有突破性的思考,因此,前幾屆奧運便將女性排除於外。
直到古柏坦1925年退休後,女性運動員開始爭取參與機會,國際奧會順勢在1928年第九屆阿姆斯特丹奧運中新增女子體操和田徑比賽,不過田徑比賽最長距離僅有八百公尺,並規定選手必須穿著長度在膝蓋下12公分的短褲,女性從事運動的適切性仍然議論紛紛。
3.從烏合之眾到公平競技
奧運創始之初,組織、制度不健全完善,競賽公平性屢受詬病,到了第四屆1908年倫敦奧運開始做了很多變革,包括限制運動員業餘身分、採用公制計量單位;1912年第五屆斯德哥爾摩奧運獲得瑞典政府大力支持,興建當時世界最大的三萬人主運動場,採用最先進的電子計時儀器及攝影器材,國王親自頒獎給優秀運動員,讓奧運完全擺脫世博會的陰影,樹立競技至上的標竿。
1920年第七屆安特衛普奧運,規定運動員須透過國際奧會會員國的身分進行報名,個人不可以直接報名參加,國際奧會的組織化和權威性獲得確立。
到了1968年第十九屆奧運由高原城市墨西哥作東,首次進行性別與興奮劑檢驗;2000年第二十七屆雪梨奧運會,進一步對運動員進行EPO檢測與血液檢測,國際反興奮劑協會(WADA)也參與並監督藥檢工作,公平競爭成為普世標準。
4.從古代奧運引聖火重燃
古代奧運會召開前,依照宗教規定人們聚集在奧林匹亞宙斯神廟前,舉行莊嚴肅穆的儀式,從祭壇點燃火炬,然後奔赴希臘各個城邦。火炬手高舉火炬,一邊奔跑,一邊呼喊:「停止一切戰爭,參加運動會!」火炬到哪裡,哪裡的戰火就熄滅了。
現代奧運會最初幾屆並沒有將點燃聖火的傳統繼承下來,1920年第七屆安特衛普奧運會才為了慶祝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協約國將士,燃起了象徵勝利、和平、光明的奧林匹克火焰,但火種並不是來自奧林匹亞。
1934年,國際奧會在雅典舉行的會議上決定:從1936年第十一屆柏林奧運開始,恢復古代奧運會所有聖火舊制,火種傳送必須在奧運會開幕式前一天到達(沿途如遇高山、大海可用飛機、輪船運送,開幕時由主辦國著名運動員接受最後一棒火炬,然後繞場慢跑一圈,再跑上火炬台點燃,直到閉幕才能熄滅。
5.從不倫不類到儀典齊備
1896年第一屆奧運沿襲古代奧運精神,認為物質的賦予違背奧林匹克精神,不頒發俗氣的金子,而授予冠軍的是銀牌和橄欖枝環,授予亞軍的是銅牌和月桂花冠,到了第三屆聖路易斯奧運會,才向前三名優勝者頒發金、銀、銅質獎牌。
1932年第十屆洛杉磯奧運會,第一次按金、銀、銅牌設置不同高度的領獎臺,並規定在每一個項目比賽結束後立即發獎,而不是等比賽全部結束後再集中發獎。以橄欖花環與月桂冠代表最高榮耀。
典禮的演進始於1920年第七屆安特衛普奧運,國際奧會為懲戒德國發動戰爭而導致世界不和平與人類傷亡,不邀請德國為首的戰爭發起國家及其附庸,於開幕典禮做了許多創舉:施放和平鴿、採用奧林匹克五環旗、運動員宣誓。
1924年第八屆巴黎奧運是國際奧會成立30週年,閉幕典禮時首次出現國際奧會會旗、主辦國國旗和下一屆主辦國國旗共聚一堂的場面,成為以後會旗交接的模式。
1928年第九屆阿姆斯特丹奧運,除了開幕點燃火炬,並由古代奧運會發源地希臘隊首先進場,地主荷蘭隊壓軸進場,日後也成為正式傳統,被國際奧會明訂在憲章當中; 1968年第十九屆墨西哥奧運增加裁判宣誓,2012年第三十屆倫敦奧運會增加教練宣誓。
另一重大規定是會期不得超過16天;在1900年至1928年,沒有一屆奧運短於79天,造成參賽國和運動員沈重的財力負擔,影響參加的意願,1932年第十屆洛杉磯奧運第一次16天辦完,並且為男選手修建奧運村,女選手則安排在臨近賽場的旅店,國際奧會後來也在憲章明確規定主辦國必須修建奧運。
延伸閱讀
奧運40年一輪的魔咒太強大! 從1900到2020年四次都逃不過噩運
他們都等不到「2021奧運」了 日本驕傲志村健因肺炎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