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運動潮人物誌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動誌
  • 金牌專欄
  • 焦點企劃
    • 還記得我嗎
    • 球星求變
    • 明星運動場
    • 動誌特搜
    • 國手之外
    • 特別企劃
  • 運動潮人
    • 動誌專訪
    • 聚焦台灣
    • 國際熱門
    • 傳奇回顧
    • 經典賽事
      • 臺北柔道公開賽
      • 臺北柔道公開賽
      • 杭州亞運
        • 動誌亞運星
        • 亞運點將錄
        • 亞運回憶錄
        • 亞運新焦點
        • 遊亞運指南
      • 卡達世足
      • 前進東奧
    • 熱血人物
  • 前進巴奧
    • 台灣英雄榜
    • 國際英雄榜
    • 勇緯戰報
    • 奧運回憶錄
    • 巴奧玩起來!
  • 潮流生活
    • 女神搜查線
    • 時尚潮流
    • 健身美體
    • 飲食料理
    • 休閒旅遊
    • 生活保健
  • 重力專欄
    • 名家專欄
    • 重力選書
    • S_CSV 與運動員創造共享價值
  • 品牌快訊
  • 動誌商城 >
  • 會員
動誌
  • 金牌專欄
  • 焦點企劃
    • 還記得我嗎
    • 球星求變
    • 明星運動場
    • 動誌特搜
    • 國手之外
    • 特別企劃
  • 運動潮人
    • 動誌專訪
    • 聚焦台灣
    • 國際熱門
    • 傳奇回顧
    • 經典賽事
      • 臺北柔道公開賽
      • 臺北柔道公開賽
      • 杭州亞運
        • 動誌亞運星
        • 亞運點將錄
        • 亞運回憶錄
        • 亞運新焦點
        • 遊亞運指南
      • 卡達世足
      • 前進東奧
    • 熱血人物
  • 前進巴奧
    • 台灣英雄榜
    • 國際英雄榜
    • 勇緯戰報
    • 奧運回憶錄
    • 巴奧玩起來!
  • 潮流生活
    • 女神搜查線
    • 時尚潮流
    • 健身美體
    • 飲食料理
    • 休閒旅遊
    • 生活保健
  • 重力專欄
    • 名家專欄
    • 重力選書
    • S_CSV 與運動員創造共享價值
  • 品牌快訊
  • 動誌商城 >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動誌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增強免疫力三大方法,如何改變身體能量?

by 動誌編輯中心
2021年07月20日
Home 潮流生活 生活保健
分享分享

人曝露在環境中常被病原體(pathogens)包圍,病原體是具有引起疾病能力的微生物,但我們身體免疫系統的自我防禦機制可以攻擊這些病原體。強大的免疫系統可以保護你的身體免受疾病侵害,相反的,當你的免疫系統受到壓力或其他因素的損害時,你被病原體入侵且患病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免疫系統是抵抗有害化學物質、細菌以及病毒的第一線防禦者,免疫系統全天候工作以阻止威脅生命的疾病。一般而言免疫系統在你身體健康時可以有效發揮自身功能,但你還可以進一步透過改變生活方式而增強免疫系統與身體的能量。 

免疫力的基本概念

白血球是免疫系統中有助於抵抗感染的細胞,免疫系統對抗原攻擊的反應可分為兩種,分別是先天免疫和適應性免疫。

 先天免疫系統 

先天免疫系統提供了抵禦傳染源的第一道防線,屬於非特異性的,意味著對不同細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反應是相同的。皮膚、粘膜、吞噬細胞、NK細胞、細胞因子和補體因子(complement factors)都屬於先天免疫系統。

適應性或獲得性免疫系統

第二道防線在病原體攻擊過程中保護身體免受特定感染因子的侵害。 T淋巴細胞(胸腺起源)、B淋巴細胞(骨髓起源)與其相關。溫度、風吹、日曬、潮濕和外傷都會損害人體的免疫系統。因此,必須想辦法讓免疫系統維持『回春』狀態。 

增進免疫能力的方法

一、有氧運動

定期運動是改善免疫系統的最佳方法,每週定期運動能增強你的免疫系統,使你有更高的機會避免感冒、流感甚至是嚴重的慢性疾病(例如肥胖、癌症、糖尿病等)。定期進行有氧運動的人罹患糖尿病、癌症、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會降低,壽命也通常比不運動的人更長。運動鍛煉同時也可以減輕壓力,而壓力也是健康免疫系統的大敵人。 

有氧運動需要四肢不斷運動,使你呼吸更深、更快,所以它最受人注目的是可以增強心臟與心血管系統,但運動還可以增強你的免疫系統,並大大降低你患上流感等病毒性疾病的可能性。

現在就開始進行每週五天、每天20~30分鐘的有氧運動吧!這是保護免疫系統健康的有效方法。最近發表在《大腦、行為和免疫》上的研究發現,進行20分鐘的適度運動就足已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發炎細胞反應。 

運動過程的刺激會產生免疫反應,其中包括許多細胞因子或蛋白質的產生,其中之一就是腫瘤壞死因子(TNF),TNF是局部和全身炎症的關鍵調節劑,也有助於增強免疫反應。47名研究參與者在跑步機上行走(強度根據個人的健身能力進行調整),並在20分鐘運動挑戰之前和之後立即收集血液。結果顯示,鍛煉課程實際上並不需要太激烈就能產生抗炎作用,二十分鐘三十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包括快走)就足夠了。 

更高強度的有氧運動通常會為減肥和增加能量提供更好的幫助,醫生可能會根據你的健康狀況和健身目標的評估,將鍛煉建議時間延長至60分鐘。記住,凡事都要求循序漸進,剛開始時先進行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為主,待身體適應了並感覺良好時才能漸進地提高強度。

 二、盡可能減輕壓力

壓力不僅會讓身體增加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的釋放,心理壓力也會削弱免疫力,導致感冒和流感感染的機會大幅增加,是免疫力的大敵人。 

俄亥俄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追踪了那些照顧患有阿茲海默症的親人,發現他們患感冒的次數是非照護者的兩倍。對於這類人來說,進行適度的定期運動顯然對身體有好處。 

有氧運動可使身體釋放稱為內啡肽的健康化學物質,從而有助於緩解壓力,減少憤怒和沮喪情緒。一些醫生將內啡肽定性為天然止痛藥,為減輕壓力帶來莫大好處,因為情緒狀態不佳的人也更有可能遭受疲勞和睡眠問題。 

因此只要每天進行達20至30分鐘的有氧運動,每週5天,除了運動本身就能增強免疫系統外,運動降低壓力指數也是保護免疫系統健康有效方法。

三、改善免疫系統的自然飲食方法 

透過攝取天然食物而獲得一些增強免疫力的營養素也是好方法。綠茶含有抗氧化劑,可以減少大多數類型癌症的風險,還可以抑制腸道有害細菌的生長。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A、葉黃素、鐵、葉綠素和葉酸也能改善免疫系統。 

維生素A能充當抗氧化劑;葉黃素可預防視網膜退化;葉酸和鐵透過開發健康的紅血球來支持免疫功能;而維生素C通過刺激免疫系統中的抗體和細胞來刺激抗體,從而增強你的免疫系統。

運動可以改善免疫系統,但是過度運動時會發生什麼?

研究證明,長時間的劇烈運動(持續90分鐘)可能會導致運動期間以及運動停止後6~9個小時免疫系統顯著下降。如果在訓練期間和訓練後接觸細菌或病毒,可能會使身體容易生病,並可能導致上呼吸道感染。劇烈運動時,運動者從鼻呼吸切換為口呼吸,這會增加有害顆粒在下呼吸道中的沉積。此外,增強呼吸道粘膜的冷卻和乾燥,從而減慢纖毛運動並增加粘液粘度,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結論

2020年初,一場武漢肺炎疫情,讓我們明白:未來,拼的不是學歷,不是財力,不是權力,不是實力,拼的是免疫力!健康不是第一,是唯一!

最近的研究進一步顯示體育活動與人體防禦系統之間的緊密聯繫。免疫系統對運動非常敏感,其程度和持續時間反應了運動量所施加的生理壓力。少於60分鐘的中度至強度有氧運動被視為一種重要的免疫系統輔佐劑,可以刺激循環系統和組織之間持續不斷地交換獨特而高度活躍的免疫細胞亞型。特別的是,每次運動均改善組織巨噬細胞的抗病原體活性,同時增強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抗炎細胞因子、嗜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s) 、NK細胞、細胞毒性T細胞和未成熟B細胞的再循環。如果盡可能地每天進行鍛煉,這些急性變化就會透過累加效應起了作用,從而增強免疫防禦活性和代謝健康。

幾項流行病學研究還表明,定期進行體育鍛煉與降低流感和肺炎的死亡率以及發病率有關。定期運動訓練具有透過多種途徑介導的總體抗發炎作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每次鍛煉後,先天免疫系統細胞的循環激增以及鍛煉訓練的抗發炎和抗氧化作用隨著時間的流逝在調節腫瘤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和其他疾病過程中具有累加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鍛煉和身體健康會使腸道菌群多樣化。免疫衰老(Immunosenescence)的定義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功能失調,數據表明,習慣性鍛煉能夠改善免疫系統的調節能力並延緩免疫衰老的發作。

從許多科學研究已經證實,適度的運動確實對你的免疫系統以及身體其他部位都有實質益處。讓我們目標每天進行上述類型的有氧運動至少30分鐘、每周至少五天,一起共創美好明天。  

本文經授權取自揪健康


明治開站週年慶


相關文章

Surfing 1002home 0

2025亞洲衝浪聯盟系列積分賽首度來台舉辦 屏東縣政府邀全民共襄盛舉國際衝浪盛事

2025-10-02
251001home

林書豪也會玩的手機遊戲!這些運動類手遊讓你隨時隨地享受樂趣

2025-10-02

22層樓一躍而下!50歲 Sandro Dias 成功挑戰Red Bull Building Drop飆破兩項金氏世界紀錄

2025-10-01

Red Bull 鬥拍地主隊抱走冠軍金盃!戴資穎領軍「小戴隊」對決險勝

2025-10-01

奧原希望睽違近兩年再登冠軍寶座 王柏崴完成高雄大師賽開辦後連三屆臺灣男單金牌紀錄

2025-09-28

世大運金牌丁彥宸誓師高雄大師賽「獎牌留在臺灣」 戴資穎總決賽後壓軸領軍「鬥拍」

2025-09-22
動誌編輯中心

動誌編輯中心

運動即生活,最新的運動時事,最熱血的運動話題,動誌用獨家觀點帶你看運動的大小事!

本週熱門

A6138ea9ly1gppgz5o130j234022oe82 1

正妹投手爆紅中!白皙氣質美少女球速卻能輕易「飆出100公里」

2022-11-23
S 231432621 0

【動誌專訪】「追夢」為名的離職單開啟奇幻旅程? 熱力十足的富邦應援團長Travis!

2025-01-23
Fotojetuf

日網紅挑戰《一拳超人》訓練法 百次仰臥、深蹲、10k慢跑堅持一年

2021-04-27
Ap 566917542754 2 Scaled C

為什麼黑人選手主宰多數運動?帶你解密他們「跑得快又跳得高」的原因!

2023-02-16
Page

【動誌專題】啦啦隊女神大比拚! 討論度超高來看誰是2025話題人物?

2025-01-06
1 44

從未打進甲子園不被看好!他卻成為「日職最強投手」大聯盟已準備搶人

2022-10-29

最新文章

Surfing 1002home 0
焦點報導

2025亞洲衝浪聯盟系列積分賽首度來台舉辦 屏東縣政府邀全民共襄盛舉國際衝浪盛事

by 動誌編輯中心
2025-10-02

「2025臺灣屏東佳樂水亞洲衝浪聯盟系列...

251001home

林書豪也會玩的手機遊戲!這些運動類手遊讓你隨時隨地享受樂趣

2025-10-02
Sandro Dias

22層樓一躍而下!50歲 Sandro Dias 成功挑戰Red Bull Building Drop飆破兩項金氏世界紀錄

2025-10-01
Red Bull 3v3 Home

Red Bull 鬥拍地主隊抱走冠軍金盃!戴資穎領軍「小戴隊」對決險勝

2025-10-01
250928home

奧原希望睽違近兩年再登冠軍寶座 王柏崴完成高雄大師賽開辦後連三屆臺灣男單金牌紀錄

2025-09-28
0922home

世大運金牌丁彥宸誓師高雄大師賽「獎牌留在臺灣」 戴資穎總決賽後壓軸領軍「鬥拍」

2025-09-22

立即訂閱動誌最新動態

想要得到最新的體育賽事新聞嗎?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喔

Loading

1108 正片 動誌bn
1108 正片 動誌bn 手機版

Footer Logo 3

給讀者從裡到外的好看運動風
打從骨子裡的好看—熱血的運動員故事
外在不容忽視的好看—潮流運動生活風格

Follow Us
Ig 3Fb 3Youtube 3

動誌分類總覽

  • 動誌專訪
  • 還記得我嗎
  • 球星求變
  • 國手之外
  • 杭州亞運
  • 金牌專欄
  • 特別企劃
  • 前進東奧
  • 卡達世足
  • 焦點報導
  • 傳奇回顧
  • 追時事
  • 時尚潮流
  • 重力專欄
  • 品牌快訊
  • 健身美體
  • 讓專業的來

立即追蹤最新動新聞

Loading

  • 關於我們
  • 廣告合作
  • 聯絡我們
  • 動誌使用者條款與隱私權聲明

© Sportz 動誌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金牌專欄
  • 焦點企劃
    • 動誌特搜
    • 明星運動場
    • 特別企劃
      • 還記得我嗎
      • 球星求變
      • 明星運動場
    • 國手之外
  • 運動潮人
    • 動誌專訪
    • 聚焦台灣
    • 國際熱門
    • 傳奇回顧
    • 經典賽事
      • 杭州亞運
      • 卡達世足
      • 前進東奧
    • 熱血人物
  • 前進巴奧
    • 台灣英雄榜
    • 國際英雄榜
    • 勇緯戰報
    • 奧運回憶錄
    • 巴奧玩起來!
  • 潮流生活
    • 時尚潮流
    • 女神搜查線
    • 健身美體
    • 飲食料理
    • 休閒旅遊
    • 生活保健
  • 重力專欄
    • 名家專欄
    • 重力選書
    • S_CSV 與運動員創造共享價值
  • 品牌快訊
  • 臺北柔道公開賽
  • 動誌商城>
  • 品牌快訊
  • 會員

© Sportz 動誌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Welcome Back!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OR

會員登入

歡迎你回來!

忘記密碼?

或使用社群登入

Welcome Back!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OR

註冊會員

歡迎註冊加入會員,擁有抽獎資格唷!


或使用社群註冊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
Unlock left : 0
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