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技術而言,用機器取代人來判決好壞球絕對不是難事,事實上大聯盟自二○○八年也已經採用PITCHf/x技術來檢驗主審的好球帶,而網球場上鷹眼系統早已大行其道,迄今已有超過九十五項賽事採用此技術,最具歷史的溫布敦也即將邁入鷹眼時代的第十二個年頭。
足球場上,由於蘭帕德(Frank Lampard)在二○一○世界盃英格蘭與德國之戰中「消失的進球」犯了眾怒,國際足總在二○一二年底的世界俱樂部冠軍盃採用了球門線技術,英超則自二○一三至一四年賽季起加入,來告知場上裁判球是否已經越過球門線。
但問題是,不論是鷹眼或球門線技術都是透過攝影鏡頭蒐集資料後交由電腦運算的結果,科技凌駕人性成為難以抵擋的現實。因此,網球場上我們看到鷹眼判決後,球員與裁判也都只能仰天嘆息;足球場上裁判面對球員進球與否的質疑時,也都比著手腕上的手錶,彷彿無奈地說:「要吵去找電腦吧!」
即便鷹眼以及慢動作輔助判決已經不再是運動場上的新鮮事,但在一些仍舊以純人工判決的賽事中,眾多的誤判卻讓許多球迷難以下嚥。二○一七年歐冠八強賽,拜仁慕尼黑與皇家馬德里之戰同樣充滿了爭議性的紅牌判決與越位進球,而讓遭淘汰的拜仁球迷忿忿不平。反觀影像助理裁判(Video Assistant Referee,VAR)儘管正反評價不一,但在二○一八年俄羅斯世界盃全面啟用VAR之後,連一向固執的英超,也將在二○一九至二○年賽季啟用。
在科技步步進逼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時,我卻不願見到運動場上的人性成分被輕言放棄,因為這同時也是當代社會科技理性與實質理性交鋒的體現。從技術官僚的政策評估、企業經營到學校教育,我們正在吃下過度依賴科技手段而忽視人文倫理的苦果,運動作為展現人類更高、更快、更強的極致場域,我依舊希望它能多抵擋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