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政閔、簡政光
我在三級棒球時期的成長過程,可以說既坎坷又辛苦,除了不斷面對隨時會被淘汰的危機,還得接受那個時代背景下,教練們軍事化的訓練,以及學長們各種無厘頭的要求。若問我為什麼沒有因此「落跑」?我其實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但確實,我自始至終沒有想過要放棄。或許是家庭大會那晚,阿嬤叮嚀「要打,就不能放棄」這句話,已然深深扎根在我的潛意識裡吧!
剛進入復興少棒時,光我們這個年級總共就有五、六十個人,但很多同學受不了嚴格的訓練選擇半途而廢,有人甚至撐不到一星期就自行退隊了。我雖然沒被「嚇跑」,但五年級時,可能因為跑得比較慢、體力也沒那麼好、對棒球又一知半解,所以並沒有表現得非常出色,以致教練計畫縮編人員時,把我列入了淘汰名單中,這也引發了我爸的關注。
其實那幾年爸爸的事業正值巔峰,生活重心都在工作上,我甚至連週末回家都很少見到他。但就在我逼近被球隊淘汰的邊緣時,爸爸開始會去球場看我練球、比賽,也買了很多器材和球具給我使用,就連放假回家也不放過我。除了開口閉口都是「棒球經」,他還會拉著伯伯一起教我打擊和守備,就是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輸給別人。
記得有一次,白天練球已經超累,晚上伯伯還一直講應該要怎麼打球的事,然後,爸爸發現我怎麼頻頻點頭卻沒回話,這才發現我在打瞌睡。他馬上生氣責備:「你明天開始不要打球了,阿伯和你講話都沒在聽,都要被淘汰了還『度估』(打瞌睡的台語發音),我明天就把球具統統拿去送給你同學!」那時我委屈地哭了,心裡嘀咕著:「我真的很想睡嘛!」
隔天早上要回學校,老爸堅持不讓我去練習,是伯伯和媽媽去說情,爸爸才嚴厲地告誡我:「真的要打,就不能再這樣,要下定決心,要自己想要練,如果像你這樣,要打又不打的態度,這樣不行!」從那天開始,我第一次發自內心覺得,自己一定要認真打球。
有著棒球魂的爸爸,後來請求我的國小教練王明仁老師居中介紹,認識了當時還在台電棒球隊擔任選手的鄭百勝教練和呂文生教練,並且請託他們教我打棒球。因此,從五年級開始,兩位教練會趁我休假時,帶我出去加強練習,我也慢慢開始喜歡上這項運動,並且享受每次進步過程中所帶來的成就感。
可能就是因為這樣,加上當時年紀小,比較聽爸爸的話,他叫我去做什麼,我就會去做,幾乎很少反抗他,所以就算後來國、高中,在學校面對再多不合理的對待,甚至是現在年輕選手完全無法想像的懲罰,我都沒有想過要放棄。
或許,回去面對爸爸的失望,比起接受球隊裡辛苦嚴格的要求,還要更來得可怕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聯經出版《證明自己:彭政閔》,原文標題「叛逆期不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