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運動潮人物誌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動誌
  • 金牌專欄
  • 焦點企劃
    • 還記得我嗎
    • 球星求變
    • 明星運動場
    • 動誌特搜
    • 國手之外
    • 特別企劃
  • 運動潮人
    • 動誌專訪
    • 聚焦台灣
    • 國際熱門
    • 傳奇回顧
    • 經典賽事
      • 臺北柔道公開賽
      • 杭州亞運
        • 動誌亞運星
        • 亞運點將錄
        • 亞運回憶錄
        • 亞運新焦點
        • 遊亞運指南
      • 卡達世足
      • 前進東奧
    • 熱血人物
  • 前進巴奧
    • 台灣英雄榜
    • 國際英雄榜
    • 勇緯戰報
    • 奧運回憶錄
    • 巴奧玩起來!
  • 潮流生活
    • 女神搜查線
    • 時尚潮流
    • 健身美體
    • 飲食料理
    • 休閒旅遊
    • 生活保健
  • 重力專欄
    • 名家專欄
    • 重力選書
    • S_CSV 與運動員創造共享價值
  • 動誌商城 >
  • 臺北柔道公開賽
  • 會員
動誌
  • 金牌專欄
  • 焦點企劃
    • 還記得我嗎
    • 球星求變
    • 明星運動場
    • 動誌特搜
    • 國手之外
    • 特別企劃
  • 運動潮人
    • 動誌專訪
    • 聚焦台灣
    • 國際熱門
    • 傳奇回顧
    • 經典賽事
      • 臺北柔道公開賽
      • 杭州亞運
        • 動誌亞運星
        • 亞運點將錄
        • 亞運回憶錄
        • 亞運新焦點
        • 遊亞運指南
      • 卡達世足
      • 前進東奧
    • 熱血人物
  • 前進巴奧
    • 台灣英雄榜
    • 國際英雄榜
    • 勇緯戰報
    • 奧運回憶錄
    • 巴奧玩起來!
  • 潮流生活
    • 女神搜查線
    • 時尚潮流
    • 健身美體
    • 飲食料理
    • 休閒旅遊
    • 生活保健
  • 重力專欄
    • 名家專欄
    • 重力選書
    • S_CSV 與運動員創造共享價值
  • 動誌商城 >
  • 臺北柔道公開賽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動誌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邁向健康,先拒絕當『酸』民

by 動誌編輯中心
2021年08月31日
Home 潮流生活 生活保健
分享分享

隨著體質「酸化」,亞健康、慢性病、癌症正在蔓延中

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鹼性的,pH值大概是7.35到7.45之間,一般初生嬰兒也都屬弱鹼性體液,但隨著體外環境污染及失衡的生活、飲食習慣,使我們的體質逐漸轉為酸性。病毒和病菌在酸性環境下最為活躍,當體質酸化後,讓身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能,人體的體液偏酸的話,細胞新陳代謝的功能會變弱,廢物就不易排出,腎臟、肝臟的負擔就會加大。

「酸性體質」者常會感到身體疲乏、記憶力減退、腰酸腿痛、四肢無力、頭昏、耳鳴、 睡不安穩、失眠、腹瀉、便秘等,到醫院檢查卻查不出什麼毛病,如不注意改善,繼續發展就會形成疾病 。

201512262236141226 2

身體長期處於酸性,會使內分泌失調,細胞功能變差,導致毒素不易排出、增加肝腎的負擔,各器官組織功能會逐漸退化並引發生病。

據統計,新陳代謝症候群、痛風、高血壓、高血脂症、脂肪肝、肥胖症、糖尿病、慢性肝病、關節炎、骨質疏鬆症等患者,體質幾乎是酸性,酸性體質可以說是慢性病的開始。日本醫學界已有研究表明,人體的pH值每下降0.1個單位,胰島素的活性就會下降30%。而胰島素的活性下降又加劇了人體代謝紊亂,使體內酸性物質進一步增加,體內酸鹼平衡進一步惡化,由此造成的惡性循環,就是讓血糖的利用率不斷下降,糖尿病日漸嚴重。

如果身體長期酸化,細胞就會突變、死亡,引發器官組織病變,誘發中風、心臟病,甚至癌症等重大疾病。日本醫學博士柳澤文正曾做過一個實驗:找100位癌症病患抽血檢查,結果100位癌症患者的血液,都呈酸性。據統計,85%的痛風、高血壓、癌症、高脂血症患者,也都是酸性體質。美國醫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雷翁教授就曾說過:「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造成現代人酸性體質的危險因子

一、運動不足

身體缺氧與體質酸化有直接的因果關係。現在人們以車代步現象愈來愈多,運動量明顯減少,長期如此導致酸性代謝物滯留在體內,造成體質的酸化,故堅持適量的有氧運動,尤其是在陽光下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德國生物化學家也是諾貝爾獎得主Otto Warburg,認為缺氧的環境使正常細胞癌變,而體液酸化是導致缺氧的主要因素。

趙哲暘醫師也在他的著作:『一根吸管有氧治百病』中提到,酸性體質的人的紅血球在顯微鏡下觀察往往是沾黏在一起的,這種現象稱為『靜電吸附效應』,這是因為人體缺氧到了一定程度所造成的。這種現象可以透過有氧的運動就能大幅改善。簡單而言,讓身體充滿足夠的氧氣就能解決酸性體質。但切記,已經缺氧的體質,盡可能不要再從事劇烈的無氧運動,因為無氧運動會產生大量的乳酸,反而讓原本已經酸化的人體雪上加霜。

20210715152900 3839

二、飲食失衡

西方醫學之父希柏克瑞特先生,有句名言:「你的食物就是你的藥方,你的藥方就是你的食物。」基於維繫弱鹼性的正常生理功能,千萬不要讓鹼性食物的量少於酸性食物,換言之,減少酸性食物的攝取乃健康之道。

食物的酸鹼判斷,不是憑味覺,嚐起來酸味的就是酸性,而是經過消化吸收後在體內吸收代謝後結果。基本上,肉類都屬於酸性,絕大部分的蔬果類都屬鹼性。圖一是常見食物的酸鹼性。美國營養學家Ragnar Berg博士說:如果想維持健康的身體,每攝取20%的酸性食物,就需要80%的鹼性食物來平衡。可見,當你每一天吃進肚子內的食物都是酸性為多,日積月累,就會造成體質偏酸性,進而患上各種慢性疾病。

20210715153500 3845

我們每天由食物中攝入包含蛋白質、糖類、脂肪類這三大營養素,在利用這些能量供人體維持生命的同時,也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人體內的水相結合形成碳酸,而這就是典型的酸物質。

專家指出,正確的飲食習慣是酸鹼食物比例為 1:4 ,但是現代人飲食中的主食往往是精米、白麵、雞鴨魚肉蛋,而這些都是酸性食物。據分析,這樣的飲食習慣其酸鹼比例正好相反,為4:1。因此,長期攝入過多的酸性食物是導致人體酸性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

201512262202401226

圖一、常見食物的酸鹼性

三、情緒不穩與壓力過大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非常快,大部分的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感情上承擔著不同的壓力。當這種壓力得不到釋放的時候,便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從而導致體質的酸性化。科研機構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把兩隻小白鼠放在兩個籠子裡,一隻小白鼠用黑布將其眼睛蒙上,然後用一根小棍不斷地去騷擾它。一個月後發現,蒙上眼睛的小白鼠體液完全酸性化。第二個月發現小白鼠的身上出現了癌細胞,而另一個籠子裡的小白鼠卻安然無恙。可見在高度緊張、高度壓力的情況下,生物體會出現嚴重的酸性化。

20210715152923 3840

美國的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他將人在不同情緒下呼出的氣體,導入無色透明的冰水混合瓶中。發現當人的情緒好時,呼出的氣體導入瓶中顏色無變化,用這種水餵養老鼠並沒有對老鼠造成傷害;但是當人體發怒時,呼出的氣體使瓶中的冰水變成了紫色,用這種水餵食老鼠,結果老鼠在半小時內死亡。

因此推斷出來,人生氣時會分泌一種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會在半小時之內使人體酸化,免疫力降低,因此建議若有情緒上的壓力,應適時尋求疏通管道於以紓解狀況。

四、沒有良好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對維持人體呈弱鹼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家可以做一個試驗,今晚熬夜,第二天測試你的ph值,一定呈酸性。因此不要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按時睡覺,讓受損傷的細胞、腑臟等在睡眠中得以修復,讓入體內的酸毒排出體外。

20210715153000 3842

五、不吃早餐,吃宵夜

因晚上人體活動力低,且大部分處於休息狀態,因此食物留在腸子裡會變酸、發酵、產生毒素,使體質變酸。晚飯時間超過8點,餐後3小時內不上床睡覺,若吃宵夜,儘量選擇碳水化合物食物,避開肉食。人體在淩晨4:30時體溫達到最低點,血液迴圈會變慢。如果睡太晚再加上不吃早餐,血液迴圈變慢、氧氣減少,形成缺氧性燃燒,會使體質變酸。

20210715152935 3841


一天三餐中,早餐最重要。早餐要吃得豐富,選擇能耐燃燒4~5小時的食物,以應付上午足夠的體力。若一早空著肚子,體內沒有動力,會自動使用甲狀腺、副甲狀腺、下腦垂體等腺體,如此容易造成腺體亢進、體質變酸,長期下來易導致各種慢性病。

六、空氣品質不佳

健康的生命需要負離子。但由於環境污染,城市中的森林、湖泊越來越少,隨著家用電器如空調的大量使用,使空氣中的負離子越來越少,正離子愈來愈多。正離子中和體內的負離子(氫氧根負離子),使人體從弱鹼性變為弱酸性,長年累月下來,人體就酸性化。

20210715153029 3843

七、水質的污染

水質的好壞與人體的健康有密切的關係。污染的水質會造成不可計數的損害。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人體80%的疾病和1/3的死亡率與水污染所關。優良的水質是人體新陳代謝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日本是世界上第一長壽的國家。早在1980年代,他們就已經知道電解弱鹼性水是除了世界少數幾個天然礦泉水以外,對人類最健康的水。他們稱之元水(Kangen Water)。

據最保守的估計,1/5的日本家庭、1/8的韓國家庭每天只飲用電解弱鹼性水。用微鹼性的水來代替自來水、純淨水,創造體內微鹼環境。

20210715153040 3844

自動減『酸』 , 走向健康

簡單而言,想擁有一個健康的體質,適度的運動和良好的飲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平時要多做有氧運動,鍛鍊身體,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樂觀、開朗、積極的生活態度。此外,要改善自己的飲食習慣,透過多吃鹼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直接調整體內酸性環境 。

本文取自揪健康,原文網址請點


明治開站週年慶


相關文章

477308842 1173953997425103 450816916135845503 N

大谷都尊敬的洛杉磯門面是他! 37歲不言退柯蕭復出堪稱「不死鳥」

2025-05-16
431736162 1431201384169913 2865606055193441805 N (1)

2025世壯運亮點在這! 不分國籍年紀運動激情燃燒,焦點人物看過來?

2025-05-16

健身房的面子不能輸! Red Bull Gym Clash資格賽開跑,尋找全台最強健身房前往希臘雅典

2025-05-15

誰還敢說他不能打大場面! 曾被Kobe欽點的球星用「曼巴精神」重振名聲

2025-05-15

世壯運聖火代表還有她! 金馬影后張艾嘉跨界點燃文化與運動的火光

2025-05-15

從日本最強挑戰世界最強? 山本由伸讓洛杉磯球迷為他瘋狂

2025-05-15
動誌編輯中心

動誌編輯中心

運動即生活,最新的運動時事,最熱血的運動話題,動誌用獨家觀點帶你看運動的大小事!

本週熱門

Page

老爸沒完成的「狀元級」兒子接手! Boozer、Scola之子跨世代國際賽場交鋒

2023-06-12
Saveclip.app 418074298 349688731335091 7849859639773246891 N

Flagg時代來臨! 已身處最佳環境準備迎接夢幻開局?

2025-05-13
480896013 1182880246532568 2251703196186494918 N

東契奇曾在節目中大讚! 這年輕長人讓洛杉磯球迷都在等他?

2025-05-08
螢幕擷取畫面 2024 12 12 101327

聲勢曾比肩狀元的卻落得沒人要 天才Okafor的失敗僅因生錯時代?

2024-12-18
Fwculw6wyaimlcl 1

曾被採訪但記者「完全不認識他」!現在他是最高籃球殿堂的選秀狀元

2022-06-27
497528583 18502077847011433 2482213298395812607 N

誰還敢說他不能打大場面! 曾被Kobe欽點的球星用「曼巴精神」重振名聲

2025-05-15

最新文章

477308842 1173953997425103 450816916135845503 N
熱血人物

大谷都尊敬的洛杉磯門面是他! 37歲不言退柯蕭復出堪稱「不死鳥」

by J.C
2025-05-16

洛杉磯道奇投手輪值即將迎來重大補強,傳奇...

431736162 1431201384169913 2865606055193441805 N (1)

2025世壯運亮點在這! 不分國籍年紀運動激情燃燒,焦點人物看過來?

2025-05-16
圖1 健身房的面子不能輸!red Bull Gym Clash資格賽開跑,尋找全台最強健身房前往希臘雅典。red Bull提供

健身房的面子不能輸! Red Bull Gym Clash資格賽開跑,尋找全台最強健身房前往希臘雅典

2025-05-15
497528583 18502077847011433 2482213298395812607 N

誰還敢說他不能打大場面! 曾被Kobe欽點的球星用「曼巴精神」重振名聲

2025-05-15
Previewfile (2)

世壯運聖火代表還有她! 金馬影后張艾嘉跨界點燃文化與運動的火光

2025-05-15
484548872 1261399342011181 70388035038166683 N

從日本最強挑戰世界最強? 山本由伸讓洛杉磯球迷為他瘋狂

2025-05-15

立即訂閱動誌最新動態

想要得到最新的體育賽事新聞嗎?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喔

Loading

1108 正片 動誌bn
1108 正片 動誌bn 手機版

Footer Logo 3

給讀者從裡到外的好看運動風
打從骨子裡的好看—熱血的運動員故事
外在不容忽視的好看—潮流運動生活風格

Follow Us
Ig 3Fb 3Youtube 3

動誌分類總覽

  • 動誌專訪
  • 還記得我嗎
  • 球星求變
  • 國手之外
  • 杭州亞運
  • 金牌專欄
  • 特別企劃
  • 前進東奧
  • 卡達世足
  • 焦點報導
  • 傳奇回顧
  • 追時事
  • 時尚潮流
  • 重力專欄
  • 品牌快訊
  • 健身美體
  • 讓專業的來

立即追蹤最新動新聞

Loading

  • 關於我們
  • 廣告合作
  • 聯絡我們
  • 動誌使用者條款與隱私權聲明

© Sportz 動誌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金牌專欄
  • 焦點企劃
    • 動誌特搜
    • 明星運動場
    • 特別企劃
      • 還記得我嗎
      • 球星求變
      • 明星運動場
    • 國手之外
  • 運動潮人
    • 動誌專訪
    • 聚焦台灣
    • 國際熱門
    • 傳奇回顧
    • 經典賽事
      • 杭州亞運
      • 卡達世足
      • 前進東奧
    • 熱血人物
  • 前進巴奧
    • 台灣英雄榜
    • 國際英雄榜
    • 勇緯戰報
    • 奧運回憶錄
    • 巴奧玩起來!
  • 潮流生活
    • 時尚潮流
    • 女神搜查線
    • 健身美體
    • 飲食料理
    • 休閒旅遊
    • 生活保健
  • 重力專欄
    • 名家專欄
    • 重力選書
    • S_CSV 與運動員創造共享價值
  • 臺北柔道公開賽
  • 動誌商城>
  • 會員

© Sportz 動誌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Welcome Back!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OR

會員登入

歡迎你回來!

忘記密碼?

或使用社群登入

Welcome Back!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OR

註冊會員

歡迎註冊加入會員,擁有抽獎資格唷!


或使用社群註冊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
Unlock left : 0
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