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籃球這幾年的發展逐年下墬,國際賽的成績也和國內籃運一樣呈現負成長,一個運動項目的國際賽表現通常和該項運動在國內的發展有正相關,至少這道理在大部分主流運動發展上是成立的,所以希望帶起本土聯賽的風氣,首先要在國際賽有一定競爭力。
但近年每到國際賽總是有專業人士和球迷建議,要有一位歸化球員,但歸化球員和台灣籃球實力成長有多少關係?從這幾年的成績來看,我們和亞洲一級強隊,澳洲、伊朗、中國、日本、韓國的檔次差距,恐怕不是一個歸化球員可以補起來的吧!
兩次在國際賽輸給日本至少39分,與其他球隊雖然沒有正面對到,但輸20~30分的結果是可以預見的,對我來說,這完全無關歸化球員,如果輸15分以內,可以說是因為少了外援,但超過20分,這應該是整體實力的差距。
那接下來要探討的是我們如何在不管是否有歸化球員的情形下,先從自身和內部可控制的事情上去加強我們的戰力。首先要講的就是組訓,中華隊通常的組訓會針對不同等級賽事編列不同長度的訓練計劃,但正常的組訓時間不會超過兩個月以上,而且都集中在比賽前。這個制度的缺點就是球員必須在一個月左右熟悉新教練、新隊友(每次的國手又會變動)、新戰術,然後聯賽開始回到母隊,又一切回到原點了。
以歐洲和美洲的足球國家隊來當例子,他們在聯賽中間都會安排空檔,這些時間國家隊員都會回到各自國家訓練或踢友誼賽,通常時間大都是一週以內,當然這麼短的時間當然無法培養什麼默契和戰術,但長期固定執行下來,效果就會出來,也可以讓隊員更有革命情感。甚至這些國家的青年隊也是同樣方式,一條龍的系統化,長時間就會看到效果。
如今其他亞洲各國的籃球國家隊也有類似這樣的安排,不拿其他國家看,看看本來和我們實力相近的日本,近年在組訓和聯賽的進步前提下,搭配歸化球員的配置,實力已經離我們遠去。而如果我們永遠只是在看事情的表面,認為別人強都只是靠洋將,不是說中華隊不需要歸化,但如今籃協有的經費就是只能看運氣,要再找到一個Quincy Davis,可能又要十年,所以先控制我們能控制的,重視問題本身,才是現在該做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