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韓國首爾舉辦的2022年亞洲擊劍錦標賽,分別進行了個人與團體項目,最終結果由地主南韓以12面獎牌成為獎牌榜第一,日本與香港則分居第二、三名。而台灣在本次團體鈍劍項目表現傑出,在八強賽擊敗個人賽拿下一銀一銅的中國隊,挺進四強確定至少獲得一面銅牌(沒有銅牌戰),之後雖不敵亞洲最強、同時也是東京奧運金牌的日本隊,最終成績與香港並列銅牌是繼12年前女子銳劍團體項目以來的首面獎牌,也是男子鈍劍有史以來在亞錦賽的第一面獎牌。
擊劍運動分為軍刀、銳劍、鈍劍三種類型,軍刀以劈砍為主,有效得分部位為整個上半身包含頭部,需擁有好的爆發力及速度;銳劍需要用劍頭刺擊對手,有效得分部位為全身,需要非常有耐心的等待並創造攻擊的機會。
而男子組奪銅的鈍劍項目是三種劍裡最輕的,一樣需要用劍頭刺擊對手,有效得分部位為上半身軀幹,最要求細膩的技巧與靈活的腳步。
本次奪得銅牌的鈍劍男子團體代表隊選手有陳致傑、陳弈通、岳哲豪、劉印原共4位選手,其中選手陳弈通被看好有實力在未來能替台灣奪下個人項目的獎牌,他在「國三」成為2018雅加達亞運代表團最年輕的選手,更先後拿下2018青年奧運銀牌、2019亞洲青年擊劍錦標賽銀牌,並在面對中國八強的比賽表現亮眼,是這次比賽能奪下銅牌的關鍵人物。
目前僅18歲的陳弈通,小時候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全家搬到澳洲,直到他小學二年級才回到台灣,同年因為接觸到擊劍的體驗營覺得很有趣,從此就一頭栽進「與劍為伍」的世界中。
返回台灣初期,因為他的中文能力無法跟上國小其他同學的水準,所以他選擇在台大教授葉丙成創立的「BTS無界塾」的非體制教學體系就讀,比起一般學校更著重發掘興趣、建立自信、同理他人、突破自我。因為彈性的上課時間,也讓他能兼顧密集的擊劍訓練,並發掘出除了擊劍以外的繪畫天分,陳弈通也開設了自己繪畫作品的社群媒體。
除了在國際比賽表現出色,陳弈通在國內賽事也展現出主宰力,榮獲110年全國運動會(代表台北市)以及全中運高男組的雙料金牌。而他的現在的指導教練也是他幼時啟蒙教練的歐豐銘也是擊劍選手出身,曾經拿過全運會鈍劍項目5面金牌,有台灣「擊劍一哥」的稱號,雅加達亞運會創下目前台灣鈍劍最佳紀錄的個人組第六名,這項紀錄極有可能未來就是由他的愛徒陳弈通來改寫。
18歲就繳出如此出色的「擊劍成績單」,相信他在15歲時喊話「希望能在2024奧運為台灣奪下擊劍獎牌」並不只是說說而已,畢竟未來真的是屬於他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