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台灣輕艇代表隊的國手級人物,依勇達多(中文名:李漢城)無論在賽場還是場下,都是極具辨識度的名字。如今,他卸下國手戰袍,轉戰創業領域,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依勇達多體適能工作室」,在人生的另一個舞台上,繼續全力以赴。

從輕艇少年到國手尖兵 奧運DNA在血液裡流動
從小就在運動氛圍中成長的依勇達多,父親李金和曾代表台灣參加1988年漢城奧運現代五項比賽,這樣的背景讓他自小便立志追隨父親腳步,立足運動場,闖出成績。
他回憶選手生涯,曾多次代表台灣征戰國際賽事,並在國內賽場上拿下亮眼佳績,但也坦言:「即便在國內是頂尖選手,出國比賽時與國際選手的差距還是很明顯。」因此,他自選手時期便積極探索海外訓練資源,也對健身與運動科學產生濃厚興趣。


從賽艇轉向健身 知識與熱情鋪路創業之路
「那時候健身產業還不像現在這麼成熟,很多知識都要自己找資料、自己摸索。」依勇達多笑著說。起初只是為了提升運動表現,他努力鑽研健身理論與生理學等相關知識,沒想到這份學習成為他未來創業的重要基石。
退役前,他曾面臨內心掙扎。「身體已經無法承受過去的訓練量,我必須誠實面對現實,也必須學會放下。」放下的不只是運動員的光環,更是對過去自己的肯定,轉而全心投入健身產業,從基礎做起,努力成為一名專業教練。

心態轉換是關鍵 運動員精神注入生活
「運動員的生涯教會我,遇到問題就是去解決。」依勇達多說。過去在比賽中常需要迅速調整狀態、應對壓力,這也讓他在創業過程中面對挑戰時更為冷靜、有韌性。
無論是課程設計、會員經營還是管理,依勇達多都秉持著堅持的運動精神。這樣的心態,不僅成就了他的工作室,也讓他在產業中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定位。
談到自己的「依勇達多體適能工作室」,他眼中滿是光彩:「從格局、裝潢到空間規劃,都是我和老婆一起從零到有打造出來的。」他笑著補充,正是因為遇見了另一半,他才下定決心正式結束選手生涯,邁入人生的下一個篇章。
這間健身房不只是創業的起點,更是他轉換身份、擁抱全新生活的象徵。

世界壯年運動會再披戰袍 用熱情連結更多人
即便離開賽場多年,依勇達多仍將再次披上戰袍,參加即將登場的世界壯年運動會輕艇項目。不只為名次,更為重拾熱情與感動。他透露,自己的學生中也有人將參加同一賽事,有時會來請教比賽心態與經驗,這讓他感受到難得的交流與傳承。「他們的熱情提醒了我,運動的價值從來不只是在場上的表現,而是在生活中帶來的改變。」
從輕艇國手到健身教練,再進一步創業圓夢,依勇達多一路走來,步步踏實。他也深知,運動員在生涯末期常面臨身份轉換的焦慮與迷茫,但他選擇用同理心看待每位選手的選擇,並送上最大祝福。

「從28歲到現在38歲,我真的感受到時間不等人。現在的我,只希望每天都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他坦言,未來仍有開分店等野心,但更重要的是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活在自己最舒服的節奏裡。
圖片:依勇達多提供
【動誌特搜】揭密依勇達多五個「W」?
「What?」人生中的蒐藏小物?
以現階段來說,我沒有特別的蒐藏,心情上幾乎不會因為甚麼物品產生波動,可能也跟我比較喜歡簡約過生活有關。
「When?」人生中最懷念的時刻?
當然偶爾會有懷念某些事的瞬間,但比起懷念過去,我會希望自己專注在現在的當下,或是創造更嚮往的未來,是我會更想重視的一件事。
「Where?」人生中最想去的地方?
老婆想去的地方,我都會想去,很相信她的眼光,像是極光或是金字塔這些,都蠻希望有機會能一起去看看。
「Want?」如有機會,想跟阿拉丁神燈許甚麼願望?
認真思考後,我真的覺得沒有,因為現在擁有的一切我已經很滿足,這樣的人生以及對未來的努力與期待,這樣就很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