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3歲的捕手林家正,是台灣第一位透過選秀加入美國職棒的球員,效力於亞利桑那響尾蛇隊的他,去年已在短期1A出賽31場,是備受期待的旅美小將,已經去美國7年的他,雖然穿著美式風格的服裝、講著一口有ABC腔調的中文,卻仍保有台灣人的憨厚與親切。
林家正的棒球夢從「偷看」開始,每到放學時間,他的樂趣就是在家裡附近的小學,看社區棒球隊的小朋友練球,每次喊聲和每顆傳接球,一點一滴築起他的棒球夢,終於在一次收看中華隊的比賽時,他按耐不住對棒球的喜愛,講出了想要打棒球的想法,而爸媽也非常支持兒子的興趣,從此,林家正每天上課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放學之後的練球時間,講起這些回憶,林家正的笑容彷彿時間始終沒有前進一般,他對棒球最純粹的愛,到現在都不曾改變。
國中曾到美國打國際賽,林家正被美式球風深深吸引,而當時,全台灣都在瘋王建民,每每翻開報紙都有他的身影,林家正說:「很難不被影響」,加上姊姊就在國外念書,他便萌生旅外打球的念頭,同時也許下有朝一日可以登上大聯盟的願望,為了離夢想更近一點,就讀穀保家商時便前進美國。
語言、文化和台灣有太多不一樣,光是握手、打招呼就讓林家正花了一段時間適應,讀書方面,不同於台灣的體育班,美國球員都是一般生,如果沒辦法升學就不能繼續打球,所以自律是必備條件,不過,剛開始因為英文能力不足,林家正得耗上比別人多兩三倍的時間做功課,所幸有隊友及朋友的幫忙,從聽不懂英文、覺得自己沒辦法融入大家,漸漸熟悉美國生活。
雖然已經待在美國很多年,林家正仍覺得在那邊的生活每天都很有趣,一開始是新鮮、後來則是享受,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成長也讓他開心,他學著獨立、成熟、不要給家人添麻煩,但打球遇到低潮時仍會想家,林家正說,雖然說打球是為自己打,但其實也是回饋支持、幫助你的人,從大學時期開始,他的置物櫃都會放著一顆球,上面寫著這些人的名字,提醒自己要感謝、要振作。
因為疫情,這是去美國後林家正回台灣最久的一次,他跟著U23培訓隊訓練、比賽,除了加強自己的實力,也從中感受到台美球員的不同,他說,台灣球員習慣教練說什麼就做什麼,但是其實可以有更多的討論,適合自己的吸收、不適合的過濾,就能更認識自己、懂得自己的優勢在哪裡。
「You win or you learn」是林家正的座右銘,他瞭解在運動場上失敗永遠比成功還多,所以不能只論結果成敗,知道自己在學習,就不太會有負面想法。想起當初前往美國的時候,憑著熱血和傻勁就消化了不適應,現在,林家正也帶著這股台灣人的「憨膽」繼續向前衝,不為自己設定一個在美國打球的底線,因為他要等著看自己實現夢想的那一天。
更多好文:
克服千里鄉愁為圓夢 旅美留學運動員談對抗種族歧視關鍵!
醫生認證心臟大顆! 美、日瘋搶少年強投陳柏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