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傳奇」這兩個字,不只代表運動員在賽場上的傲人成績,還代表在場外,這些選手也以不同的身分與角色走進大眾的視野,並以不同的方式持續影響社會,讓大家不時懷念著。因此,這些傳奇運動員,無論退役與否,都是大家記憶中的一部分,長存於所有人心中,而Maria Sharapova就是可以配得上「傳奇」二字的運動員之一。在台灣,比起「Sharapova」,我們也許更習慣直接稱她為「莎拉波娃」,或簡稱為「莎娃」。
莎拉波娃第一次接觸網球,是在4歲那年經由父親的牽線,結識了啟蒙教練Yuri Yutkin。後來,在莎娃6歲時,她跟隨父親前往佛羅里達參加前球后Martina Navratilova舉辦的網球課程。當時,Navratilova就建議莎拉波娃的家人應該讓她接受長期且專業的網球訓練,因此莎拉波娃的家人便帶著她,從俄羅斯遠渡重洋,來到美國開啟新生活,即便他們英文並不流利,家境也一點都不優渥。
2002年, 14歲的莎拉波娃順利問鼎澳洲網球公開賽青少年組的決賽,同時也成為澳網青少年決賽史上最年輕的女將。2003年,莎拉波娃首次挑戰溫布頓網球公開賽,最終雖在16強止步,但參賽過程中她成功擊敗世界排名前20的好手Jelena Dokic,充分展現她不可小覷的實力。果然,隔年當17歲的莎拉波娃再度挑戰溫網時,她戰勝了當時世界排名第十、賽會頭號種子的小威廉絲(Serena Williams),成為史上第三年輕的冠軍得主。從此,世界開始認識「莎拉波娃」這個名字,也會永遠記得這個名字。
就是從2004年溫網一役開始,每次莎娃與小威廉絲的對決,都會成為網壇的焦點。莎拉波娃也在她的自傳《勇往直前》裡寫道:「小威廉絲代表了我職業生涯的高度與限界,我們總是互相糾纏。每次我都是帶著恐懼與尊敬踏上對上她的比賽。我就是靠著17歲時在溫布頓擊敗她而在世界舞台上嶄露頭角的,但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她成了我最不想面對的對手。我擊敗過所有曾經打敗她的選手,不過擊敗小威對我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除了2004年溫布頓網球公開賽女子單打的這座冠軍盃外,莎娃在她的職業生涯還收穫了2012與2014年法網、2006年美網及2008年澳網,蒐集滿四大滿貫的冠軍,達成「全滿貫」成就。另外,在莎娃長達19年的職業生涯中,她共獲得36座WTA(國際女子網球協會)單打冠軍,也擁有2012年倫敦奧運的銀牌。至於世界第一的后座,從2005年開始莎娃就曾五度坐上這個位置,在位時間累積21周,並成為首位登上女子網球世界第一之位的俄羅斯人。
然而,這位兼具實力與外貌的「天才美少女」,網球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2016年,莎拉波娃被檢測出使用禁藥「米屈肼(meldonium)」。根據莎娃的說法,當時她時常生病,還有心律不整的問題,因此從2006年開始,她就依家庭醫生的處方服用meldonium這款藥物。最初,莎娃被ITF(國際網球聯合會)處以兩年禁賽處分,後來雖透過申訴將禁賽時間縮短為15個月,但不可否認,這段無法站上賽場的日子,除了讓她飽受異樣眼光外,也為莎娃的人生帶來重大轉折。
在這無法比賽的15個月中,莎拉波娃嘗試拓展更多運動之外的專長,像是到哈佛商學院進修課程以及至NBA總部觀摩見習,並將所學應用在她2012年所自創的糖果品牌Sugarpova中。另外,莎拉波娃亮麗的外型,也讓她在球場外獲得可觀的收入及代言,並使她曾連續11年被《富比世》(Forbes)評選爲「全球最賺錢女運動員」第一名。正因如此,許多人即使不接觸運動、不看網球,也會對「莎拉波娃」這個名字,感到耳熟能詳。
「網球帶領著我認識這個世界,同時也造就了現在的我。無論人生的下一步會如何,我都會持續前進與成長。這一次,真的要跟網球說再見了。」2020年2月26日,莎娃在個人Instagram宣布退役的消息。這個決定,或許來得突然,但並不令人意外。因為,挺過禁藥風波重返賽場的莎拉波娃,儘管企圖重返巔峰,但因不斷被傷勢所困,讓她的表現一直大起大落,最終也使她下定決心劃下網球生涯的句點。
現在,說起「莎拉波娃」這個名字,有些人可能會聯想到她的成績與在球場上激昂的喊聲,有些人的腦中可能會浮現她的外貌和才華,但無論是什麼樣的模樣,這些都是莎拉波娃最吸引人的標誌,也是網球史上傳奇的一章。
而在烏俄戰火成為國際焦點的今日,身為俄羅斯人的莎拉波娃也打破沉默,在個人IG上呼籲捐款協助烏克蘭人民:「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對於烏克蘭這場不斷升級的危機所影響的家庭和兒童,我感到越來越心碎、悲痛。我正捐款給兒童危機救濟基金,這是一個提供源源不絕的食物、水和救濟包給需要的人的組織,請和我一起捐款。我為和平祈禱,並向所有受影響的人表達我的愛和支持。」
即便退役了仍有「登高一呼」的影響力,相信傳奇兩字用在她的身上一點也不為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