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這兩年話題討論度不斷的男子籃球職業賽場,台灣的女子籃球圈,顯得沉默許多。不過,這個球季WSBL女子超級籃球聯賽的球場出現了新的關注與討論,「首名華裔球員」與「NCAA Division 1球員」(簡稱D1,美國大學體育聯盟第1級,強度最高的級別)擁有雙重光環的選手,正式加盟WSBL的台元紡織。
她是宋佩欣(Sophia Song),她的到來開啟了台灣女籃未曾有過的篇章,也為台灣籃球圈注入全新的風格與能量。
熱愛籃球的爸爸,是一切的起點
出生於洛杉磯的宋佩欣,她的父親是一位在台出生長大的道地台灣人。當父親從台中剛來到美國時,「籃球」成為了結交當地朋友最重要的方式。因此,父親對籃球的這份喜愛,也深深影響著宋佩欣的童年,讓她從小便開始接觸進而喜歡上這項運動,也是促成她來台打球最主要的原因。
8歲那年,宋佩欣就開始加入籃球隊訓練,12歲左右,她便決定未來要走上籃球路。你可能會好奇她是在何時心中真正有想成為「職業球員」的想法、目標?宋佩欣表示,對於一個從小就開始打籃球的小女孩而言,或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只不過到了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之後,「投身職業」的這個夢想,才開始變得更加清晰。
曾待美英兩國,適應「台式」沒問題
除了從小待到大的美國,以及目前所居的台灣,宋佩欣也曾短暫到英國求學,並效力於英國女子籃球聯賽(WBBL)的曼徹斯特神秘人隊(Manchester Mystics)隊。因此,歷經過不同層級的籃球賽事與三個不同國度的宋佩欣,面對各地不同的球風、相異類型的球員,該如何快速融入環境,成為她籃球生涯的必修課。不過,比起之前在英國的「外地」征戰經驗,台灣對宋佩欣而言很不一樣,因為這裡有家人,也有許多幫助她適應環境的朋友,所以融入台灣的過程相當順利,她也期待能持續探究關於台灣的一切。
其次,在籃球訓練方面,宋佩欣也談到美國、台灣與英國三地的差異,她表示美國的訓練體制相當注重身體素質,所以特別強調重量訓練;在台灣,則特別重視「速度」,因此練習過程會投入許多時間在跑步這件事情上。至於英國的球風雖不如美國與台灣快速,但每位球員身材都很高大,這也形塑了英國籃球獨特的樣貌。
最後,文化差異對宋佩欣而言,自然也是需要跨越的門檻。像是在台灣,球隊基本上都有著清楚的「學姐學妹制」,這與美國的球隊文化有著鮮明差異。另外,宋佩欣也提到來台後有一件令她十分訝異的事,在台灣,很多人一路從小學到職業隊當了10幾年的隊友,對彼此的特性都瞭若指掌;然而,在美國,彼此能一起打3到5年的球就相當不容易了。因此,這樣的情況,也造就了台灣的打法較為「團隊」,而美國的球風顯得較為「個人」的差別。
至於日常生活層面,宋佩欣除了提到她還不太適應蹲式馬桶外,她也笑著與我們分享儘管自己非常喜歡台灣的一切,但現在她仍對「雞爪」這個食物,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
儘管大環境對宋佩欣而言相當友善,「籃球」這項運動不管到了哪個國家,本質上雖有許多相似之處,但還是有一些細部差異,需要她花費時間克服。像是在球場上,與台元隊友和教練溝通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因此宋佩欣必須藉由不斷地詢問,才能順利跨越中、英文之間的隔閡。
不習慣被關注,奪冠是唯一目標
這些籃球風格、生活文化的差異,不僅單純呈現美國與台灣的不同,也凸顯宋佩欣有著其他台灣女籃球員所沒有的「獨特」。頂著WSBL「首位華裔球員」、「NCAA D1」雙頭銜的她,在這個球季成功吸引許多台灣媒體與球迷的目光,這讓她感到相當意外,也難免有些壓力。因為在過往的籃球生涯,宋佩欣都是一個相當低調的人,如今身邊突然多了許多鏡頭和慕名前來看自己打球的球迷,這對她而言,都是未曾有過的經歷。
面對這些光環與身為「第一位」從美國歸來的華裔球員,比起繳出的數據成績,更多的壓力其實來自於不想讓家人和球迷失望的心理。對宋佩欣而言,她並沒有將實際上的數據與頭銜看得這麼重要,目前的她給予自己的目標是:「我只想專注於籃球、全心全意地向教練學習並享受著台灣的一切!」
現階段來說,台元球團並未替宋佩欣設定具體的數據要求,只希望她能盡快適應新的語言、風格、環境,並舒適地打球。至於她個人在這個賽季所設定的目標,宋佩欣則毫不猶豫地說出:「贏得WSBL冠軍!」同時期許自己能將籃球實力發揮到極致、將自己所擅長的部份做到最好。
雖然宋佩欣從小並非在台灣成長,但台灣這塊土地,對她而言就是另一個「家」。如今,順利站上WSBL賽場的她,不僅實現了自幼與父親的承諾和夢想,她更以自身獨特的身分、經歷和全力以赴的態度,為沉寂多時的台灣女籃,掀起一陣旋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