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禮拜台灣籃球轉播應該創下空前紀錄,因為原本就為數不多的運動頻道除了要播NBA以外,還同時要轉播HBL、UBA、SBL、P League+、以及T1 League等各項賽事。
已經很多人(包括我在內)討論過台灣籃球市場真的能夠容納這麼多聯盟及球賽嗎?HBL跟UBA是學生聯盟不收門票不以營利為目的(應該是吧!)就先別提了;但當這幾個週末SBL、P League+跟T1 League擠在同一時間比賽時,不論票房還是收視率,完全不互相影響是不可能的。三個聯盟的同時存在,球迷的關注度、收視率、買票進場的頻率必定會分散。雖然不至於立刻就三個和尚沒水喝,但能喝到的水應該也不會太多就是了。
當然,有一種催眠理論是透過新聯盟成立的刺激,「大家一起把餅做大」,餅變大之後有錢一起賺,人人皆可獲利。
關於這一點,從過去的經驗,不管是NBA跟ABA,職棒的中職跟那魯灣,在在都告訴我們,台灣運動市場要把餅做大不是那麼容易的。
籃球市場的餅要做大的關鍵是這塊餅必須好吃有料,而餅的好吃有料意思就是比賽內容好看,球星魅力足夠能夠吸引球迷。
問題是台灣籃球在國際賽表現持續低迷,這幾年也沒有出現扛得起票房的新球星。迄今台灣球迷能夠朗朗上口的球星名字,還是陳信安、田壘跟林志傑,年輕一輩在國際賽戰績及星度上都跟前輩差距甚遠。擴增到三個聯盟,在土本星度不足的情況之下,要讓比賽有料好看,就只能倚賴洋將了。
有多倚賴這些外籍球員呢?本週三個聯盟的球員統計數字排行榜,T1 League目前得分前十名通通是洋將(好啦!歸化的阿提諾算是台灣人,那麼九位是洋將),P League+得分榜前十名只有楊敬敏一個本土球員排第八,其他也都是洋將。SBL洋將限制較多,但目前得分榜前五名也通通是外籍球員。在本土球員沒料的情況下,明顯就只能靠外籍球員加料,這也是世界各地職業籃球常見的狀況。
但是這些跑江湖的洋將,從過去職棒職籃的經驗,很難成為在地聯盟的看板球星。因為只要其他國家聯盟端出更高的薪水,人往高處爬的洋將當然立刻走人。雖然補進新的洋將毫無困難,但這樣的模式聯盟及球隊是很難經營讓洋將成為球星的。
本土球星不足比賽水準無法提升,各聯盟決勝重點變成各種行銷活動來搶市。過去SBL被詬病完全不行銷只會悶著頭打比賽。現在有競爭有差,大家爭相聘請公關活動公司,徵選美女啦啦隊、邀請明星開球、中場投籃送鉅額獎金等等,努力的做活動。這些都不是壞事,有做總比沒做好。但這些活動畢竟只是包裝,消費者會因為設計精美的包裝而衝動的購買商品,但如果包裝內的商品不優,這種衝動性購買大概也只有這麼一次。而這正是新聯盟在渡過前一兩年的蜜月期之後必須面對的問題。
台灣有太多餐飲店剛開幕時利用媒體網紅炒熱話題,造成大排長龍、熱情打卡的短暫盛況,但過了蜜月期這些店的生意就大幅下滑,再過兩三年就關門大吉;為什麼?行銷只能帶來一時的熱潮,關鍵還是在於東西好不好吃。不好吃的話,消費者不會回頭,網美們也早早轉移尋找下一個目標。而台灣職業籃球聯盟在本土球星黯淡外籍洋將來來去去的情況下,能不能端出好吃的菜色讓聯盟能夠長久獲利呢?
答案是很難。
看到這裡,按照慣例,一定有人開始罵:「這篇就廢文啊!只會唱衰,也提不出什麼有建設性的方案!」所以雖然我真的是台灣籃球唱衰幫的幫主,但還是努力地想了幾個希望能夠延續職籃的解決辦法。
一、從企業經營的角度
開源以外更要節流。行銷是開源,這部分的投資必須持續有一定的比重,但節流絕對是要持續行的。因為台灣球員有限所以出現兩聯盟爭搶球員而過度高漲的薪水,一定會造成球隊未來嚴重的財務負擔。坦白講目前台灣檯面上的球員並沒有人有太大的票房吸引力,根本沒有必要花大錢綁人。而球隊的戰績好壞關鍵其實只在於找到對的洋將(但不是找貴的),所以儘早檢討目前的球隊薪資,樽節球隊開銷是一定要的。職業運動不是慈善事業,不可能長久賠錢還能撐下去的。
二、減低洋將流動性
讓每支球隊都有自己的歸化洋將。台灣國際地位越來越高,生活環境又好,增加歸化洋將名額,跟洋將簽下三至五年較長合約。一方面有助於球隊行銷洋將,二方面增加台灣國家隊的人才庫。不是只有戴維斯或阿提諾一個人扛,而是有一批歸化洋將在國內經常性地出賽隨時可供國家隊挑選。歸化洋將不是找貴的、打過NBA的就好,是要能夠融入台式打法、適應這個聯盟生態,不過度自我,然後願意入籍長期留在台灣的;東歐球員應該是很好的選項,例如最近跟台灣很好的立陶宛或捷克,都是人才濟濟的歐洲籃球強權啊!
三、不是敵人就是朋友
T1 League跟P League+都是職業聯盟,擺明是對幹。但所謂「半職業」的SBL存在的角色就比較微妙了。我是兩聯盟主事者的話會跟籃協好好談,想辦法跟SBL合作,共同認養場館但錯開比賽時間。例如同一天下午打SBL而晚上進行職業聯盟比賽,電視轉播權利也可以整合起來一起談。甚至進一步將SBL球隊變成聯盟的二軍或G League球隊,球員可以晉升調動。這樣可以節省一些場地經費,節省球員培育成本。能夠跟SBL談成合作的一方,應該就是兩聯盟競爭的贏家,可以坐等另一聯盟來求和談合併。畢竟台灣籃球市場再怎麼將餅做大也養不起兩個全職業聯盟跟讓那麼多球隊都獲利,整併縮編是早晚的事,差別只在誰併誰而已?
或許經過這樣「#突破」性的合縱連橫,會讓職業籃球架構更「#有點意思」,也讓台灣籃球在國際舞台上能夠有「#不僅如此」更好的表現(以上三個括號裡面分別是今年三個聯盟的年度口號,但應該沒多少人知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