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勇士開始,在尼克掀起林來瘋,之後輾轉到了火箭、湖人、黃蜂、籃網,而今年林書豪被交易到了亞特蘭大老鷹,這是他的第七隻NBA,甚至有球迷戲稱,林書還在替他的NBA生涯蒐集整套彩虹球衣!
不過老鷹交易來書豪可是其來有自,林書豪的奮鬥與努力,絕對有資格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角色,而老鷹隊今年也透過首輪選秀獲得了備受矚目的新秀後衛Trae Young,林書豪作為這名被譽為Curry接班人的導師,一定是夠資格的,畢竟,林書豪在我們看不見的背後,花了超越我們想像的努力!
林來瘋之後呢?
「很多人看到我的時候,他們就想到林來瘋,他們覺得他們知道我的故事或者我是誰,可是我知道,很多人還是不知道我真正是誰。」林書豪平靜的說
2012年在紐約的瘋狂表現,名不見經傳的板凳球員霎那間變成了大蘋果的領袖,7連勝就像是高潮迭起的通關遊戲,每個不同的章節都包含在內:有一鳴驚人、同梯對決(打敗同梯的狀元John Wall)、挑戰傳奇(在Kobe頭上拿下38分)、制勝絕殺(在終場0.5秒三分絕殺暴龍)。
等所有關於一個完美的體育故事裡你能想到的橋段,全都包含在內了。林書豪被紐約媒體及球迷稱為「林來瘋」(Linsanity),登上了多家雜誌封面,《時代》雜誌更將他選入年度最有影響力的100人。在那場席捲全球的狂歡中,林書豪彷彿已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籃球員。
但對於29歲的林書豪自己來說,故事並不是看起來那樣。
Photo:AP
最開始的一兩周,林書豪什麼都沒有想,被拉為先發時林書豪也表現得十分坦然。只任瘋狂的事情不斷發生就好了,一次來得比一次瘋狂。不過林書豪後來想想,那時的自己真是太天真了。慢慢地,隨著關注的上升,林書豪的焦慮也如潮汐般上湧,他會格外關注自己的數據,如果前晚得了25分,他會想著下一個夜晚是否可能得到30分。但在運動場上,是沒有人可以一直打出瘋狂表現的。
球場外一些壓力隨之產生。林書豪開始被媒體與粉絲追逐,甚至捲入與紐約政商名門的八卦流言之中。記者甚至出現在哥哥的校園內以及住在皇后區的外婆家的門口。這種突來的過度關注讓他感到困擾。 僅僅幾周後,林書豪就開始討厭林來瘋這個單字了。
「他們看著我不是一個人,是一個現象。」他再也不允許家人朋友這麼稱呼他。如果他們叫他林來瘋,林書豪會生氣。
他成為話題中心,也成為眾矢之的。在他默默無名時,沒有人對他特別盯防,而現在,他的比賽影片被對手研究透徹。林書豪並不完美,即便擅長切入突破,對手也能從中找到弱點。左手是就是他的阿基里斯之踵,而且一旦衝入人群,他很容易失誤。事實上,從2012年2月下旬開始,他的表現就出現波動,尼克斯隊隨之經歷一波六連敗,那個堅不可摧的英雄面具上出現了一絲裂痕。2012年3月25日的受傷,宣告他那個賽季的終結,無論贊美與批評,輿論的熱議也隨之降溫。但林書豪內心裡竟然有一點點的高興。「我已經累了,頭腦累了。」
他承認,再回想那段日子,有一種非常遙遠的感覺。
Photo:the dream shake
那年休賽季,他以為尼克隊一定會簽下他。但當時休斯頓火箭隊給了他一份3年2500萬美元合約後,尼克隊沒有跟進。同時間,出現了一個流言:林書豪離開紐約的原因是因為他愛錢。這讓林書豪感到十分沮喪跟生氣。
輾轉到了火箭之後,林書豪過的並不快樂,本以為球隊是要以林書豪為中心去打造,但當時火箭同時迎來了大鬍子James Harden,一切的計畫的變了;而之後被交易到湖人,湖人也面臨了Kobe受傷後擺爛搶狀元的情況,那些年,是林書豪NBA生涯最痛苦的幾年。
Photo:USAtoday
輾轉NBA的籃球浪人,從輕視到重建信心
在2015年,林書豪接受了夏洛特黃蜂隊200萬美元年薪的報價,那是個比當年大多數樂透區新秀收入還低的價格。但和之前的掙扎相比,夏洛特大概是一條新的故事線。
Photo:chinatopix
夏洛特是個偏遠的小城市,那一年下來只有幾個朋友有去探望過林書豪,就連家人也只去看過幾場球。當地華人不多,走在街上沒有什麼人認出他。可能之前面對壓力時,林書豪就很容易想太多。但在黃蜂的那年,沒什麼人關注他,反而讓林書豪十分開心,打起球來也更加自由、輕鬆。
擋拆防守曾是他為人詬病的地方,但在夏洛特,他的防守做得非常好。他幫助黃蜂隊較上賽季多贏了15場比賽,變成了一支季後賽球隊。
從他職業生涯之初,他就養成了賽後看當天比賽影片的習慣,通常來說,一支隊伍裡只有三四個球員才會這麼認真。到黃蜂隊之後,他把這項工作更加細化。NBA教練組一般每場比賽後會發來10個片段,但那寄來的片段不是針對他的個人技巧風格;於是林書豪聘請專門的公司來為他製作客製化的影片剪輯。他還要求對方提供那些明星球員的剪輯片段,不過可不是一般球迷看的那種十大好球剪輯,而是針對某項特定技能,比如James Harden的買飯,或者Tony Allen的外線防守。
黃蜂隊的一年結束後,布魯克林籃網隊開出了3年3600萬美元的合同,像是命運對他努力的嘉獎。他重新回到了首發控衛的位置,籃網隊主教練Kenny Atkinson很信任他。他們的交情始於紐約尼克斯隊,林書豪打不上球,時任助理教練的Atkinson仍然花了很多時間陪他泡在球館練習,兩人都看到了彼此的全力以赴。
重返紐約卻重傷,復健之路迢迢
他當然會談起那個夜晚,那個目前為止他最後一次站上NBA球館地板的夜晚。
那個夜晚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讓人振奮的。林書豪表現十分高效,25分鐘的時間里,他已經砍下了18分4助攻了。這是2017年10月24日,籃網隊新賽季的第一場比賽,客場打溜馬。在紐約,親朋好友坐在電視機前,一起看比賽。
回到籃網的林書豪雖然打的場次不多,但得分、籃板、三分球命中率等多項數據都是2012年離開紐約後的新高。而籃網也正處於重建期,這是個需要領袖挺身而出的時刻,而林書豪的家人也默默的思考,也許今年林書豪可以入選全明星吧。
這些想法直至上籃後摔倒的那一刻後都煙消雲散。那看起來只是一個出於慣性的正常跌倒,並沒有人推他。但電視畫面中,倒在地上的林書豪極度驚慌,他一連說了6次「I’m done」。熟悉他的人知道,林書豪從不過度反應。接著,他掩面哭泣了起來。
Photo:AP
那一刻的細節,大部分他記不清了。他壓根沒有注意到攝影機對著他的臉拍攝,他也沒注意到所有隊友都在向他奔來。他盯著他的右腳,只想提起它,卻發現它像鞋帶一般垂下來,炙熱的痛感隨即傳遞上來。
後來他回憶,那一刻許多情緒湧現出來,震驚、悲傷、困惑、恐懼、憤怒、無力感。
但是,林書豪並沒有後悔。他說:「因為我知道我該做的都做到了,我認真訓練,仔細保護我的身體,我睡很多,我吃很健康,我全部都做好了。我確實不懂為什麼我會受傷,但我沒有後悔。」
之後林書豪接受手術。從手術室推出後,哥哥林書雅看到,微笑重新出現在弟弟的臉上。當弟弟知道哥哥在看到他受傷一幕時下意識地摔碎了手機,他為他買了一部新的。他說這筆賬應該記在他的身上。
和籃網隊協商後,他決定選擇去溫哥華的Fortius康復中心。手術3個星期後一恢復行走能力,他就飛往溫哥華,接下來的5個月,他在那裡度過。如果只是復健受傷的膝蓋,不需要去到那麼遠的地方,真正的目標在於為了消滅未來的傷病。他選擇Fortius是有原因的,他知道那裡的專家可以幫他改掉不良的基本動作,延續他的運動生命。
Photo:IG
這是一場與29年肌肉記憶的交戰,需要用半年甚至更漫長的時間完成。訓練時,他有一種從來沒打過籃球的感覺。比如投籃起跳,需要學會動用核心肌群和臀部力量,改變雙膝內彎的習慣,以免給膝關節造成過多壓力。專為這一項,他在訓練中脫掉上衣,以便訓練師檢查。比如變向時,第一步的步幅不要太大,要先邁一小步,兩腳間距小,才容易後續發力。這些細節,即便職業運動員從前也不會關注。
每天一次訓練,兩次復健,兩次冰敷,從早進行到晚。即便休息時,他也需要坐在一個健身球上,配有專門護具矯正坐姿。除了洗澡,他需要全天戴著壓縮護腿。睡覺的溫度保持在16-21度之間。飲食全部要遵照營養師建議,早餐由牛油果、香蕉、燕麥等9種食材榨制而成,製作過程像進行一場化學實驗。從前他就很注意飲食,但一周會允許自己吃一次炸雞、薯條之類的「欺騙餐」,這半年,他像個苦行僧一樣把自己牢牢禁錮在指定菜單裡。
這過程重復、枯燥、孤獨,有些時候讓人倦怠。但想重新站上NBA的地板沒有捷徑。這場旅程是由接連不斷的挑戰構成的,挑戰不止於身體,還有意志與性格。
「普通的球迷他們永遠不會懂我經歷了什麼。因為他們很多人都是朝九晚五的工作。但對我而言可不是這樣,我是從晚上12點到早上7點的睡覺時間是休息,其餘全都是工作!我睡覺,我作夢都是籃球;我起床,我的第一個想法-籃球,這是我的熱情所在」
Photo:IG
所有的痛苦並沒有真的消失,頭兩個月,林書豪無法回看受傷的影片,也不敢看籃網隊的比賽。即便到現在,這個傷病仍對林書豪造成很大的傷痛。
傷病永遠不會是一件好事,每個人都一定希望自己的身體健康。不過,受傷也是瞭解你自己身體的好機會。所以這次的傷勢對林書豪來說,非福非禍,更應該被稱為一個機會。林書豪把握住了這個機會。林書豪自己相信,當他完成這場脫胎換骨的改造,他能夠修正自己的生涯曲線。
在今年4月的一個下午,林書豪在家中打開電腦,觀看三弟林書緯的比賽。這是傷病一年給他的又一個意外禮物,他得以擠出時間觀看弟弟在台灣SBL聯賽的每場比賽了,他像教練一樣記下要點,為弟弟講評。弟弟只在NCAA三級聯盟裡打過球,不夠強壯也不夠高,很多人曾懷疑,他只是搭上哥哥的列車才進入SBL。但林書緯靠成績證明自己,他擔任主力控衛的富邦勇士打入總決賽了。以前林書豪總拿自己的NBA經驗舉例,告訴他的弟弟林書緯所經歷過的一切質疑,哥哥都經歷過。現在,弟弟正勝了那先質疑。挑戰的輪盤又轉到林書豪這一邊。
所有的故事都一樣,有著起因、經過跟結局。「我知道剩下的故事還沒有講完。」林書豪說:「我接下來還會創造更多屬於我自己的故事,我相信我退休的時候,人們當然會提起林來瘋,可是他們也會提到我接下來的奮鬥故事,而且更為精彩!」
More than Linsanity(超越林來瘋)
林書豪的崛起,正值一個特殊時期,一年前的2011年,姚明宣佈退役。儘管之後也有黃種人面孔在NBA露臉,但這個多元化的聯盟始終缺少更具說服力的華人球員。某種意義上,林書豪成了NBA賽場上承擔全球華人期待的那個人。他背負的不止是自己的理想。
而在市面上,林書豪有很多傳記,幾乎所有故事都停留在2012年或者更早之前。但林書豪並沒有停下腳步,他仍持續在前進,而他未來的故事,一定能比林來瘋更精彩,希望他在老鷹能有精彩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