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喬愉
許多講座場合我經常被詢問:「登山需要受什麼樣的訓練?」大約八成的提問者是指體能上的訓練,只有二成是問登山知識的準備。而且有許多人直覺認為「野外求生」是登山首要必備技能,通常遇到這樣思考的初學者,我會反問:「你是想要順利下山呢?還是從此住在山上?」
基本上,我不會把體能看作是必備訓練。因為「登山」包含了不同型態的登山和路線選擇。新手有新手的路線,體力不佳者有體力不佳的走法,而且登山健行本身就可以作為體能訓練。除非提問者明確給出目標山峰和路線,才能針對該目標給予體能標準上的建議和訓練方向。
至於技能,我是跟隨學生社團的扎實教育一步步建立起來,有幸倚著校園龐大的社團資源自然而然地成長。
猶記第一次探勘,完全不知身處何方,當隊友在討論要上切哪一條山稜時,我連前一晚營地在地圖上哪個位置都搞不清楚。那趟行程之後我立志練習看地圖,我會和同學一起在地圖上畫好路線,然後試著運用指北針和地圖走出來。
第一次體認到繩結的重要,是在我們需要渡過寬度超過兩百米的大崩壁時,交在我手中的繩子是所有人安全的依託,若你對繩結毫無把握,登山就會從休閒活動,立刻變成心理上的極限運動。
之所以學習攀岩,也是因為某次我在崩壁上踩落不少土石,在下方演出超級瑪利歐的學長氣得叫我們去學攀岩,於是我乖乖聽話。
小大一時在武陵四秀遇到隊員高山症卻運送困難,於是開始學習山難與急救知識。因為想從事不同型態的登山,所以學習溯溪。因為希望更理解水流的力量,於是學習激流救生。我越學習越好奇,甚至工業繩索、繩索救援、都市和野外急救,只要有沾到邊,我都想瞭解。在這個過程中,我其實從來沒有想過「登山需要受什麼樣的訓練」,而是跟著學長姐,從初級嚮導訓練、中級嚮導訓練、初級攀岩訓練、中級攀岩訓練、雪地訓練開始打底,學習看地圖、認識裝備、打包、營地生活、登山倫理、登山行政、基礎繩結等等,再進階到長天數探勘、困難地形通過、繩隊攀登、野外求生等等。
有人說,在沒有登山專門學校和系所的台灣,校園登山社團培養出來的可謂科班出身了。回憶大學時代花費的時間,的確可以底氣十足地戲稱自己「主修登山系」,訓練時數遠遠超過本科系的學分。若是出社會後才開始接觸登山活動,就必須在有限的時間之內快速增進對山的瞭解。
現在坊間很多單位有開設各種課程,無論是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中華山協或是各戶外公司,其實選擇並不少。但什麼課程適合初學者呢?在我看來第一首要還是地圖。在這個人手一支內建GPS手機的時代,大家常常忽略手機(或手持導航機)只是一個機器載體,我們從紙本看地圖,改成了從機器看地圖,但本質是一樣的。即使透過衛星定位,機器能直接告訴你所在位置,但對於不會看地圖的人,那不過就是一個「點」,無法從地形去判斷接下來的路程何去何從,無法預估路程中會面臨什麼可能的困難,甚至許多迷途者報錯座標,無法辨認誤差與判斷可能性,錯失獲救機會。雖然我們已經不需要光靠紙本地圖與指北針去精確算出自己的位置,但仍該具備評估與判斷路程地形的能力。
登山裝備的使用、打包及營地生活等,比較容易藉由跟隨資深山友學習,也會因此養成不同的登山習慣。裝備和習慣都沒有絕對,透過多看、多接觸,自然可以歸納出適合自己的型態。反而是上山前的規劃更為重要,從資訊大爆發的網路中,找出符合自己隊伍的行程參考,預先設想撤退計劃。詳細的規劃可以讓隊伍有所依循,也能降低遇到意外時的慌亂。
再來,面對不同海拔、林相,又遠離人群的自然環境,發生意外時只能依靠現場的隊員做判斷與處置。因此瞭解野外有哪些可能的危害、可能發生的事故以及山區常見疾病,學習意外發生時的基本處置,都是重要的功課。
隨著登山次數增加,難免開始想要去更難的路線,如何安全通過不同的地形、崩壁或溪流,此時就需要學習基礎的繩索使用和相關知識。
山的學問很廣,可以往四面八方延伸,追尋不完。如果你像我一樣醉心其中,就會發現這裡有無窮無盡值得探索的寶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紅樹林出版《攀向沒有頂點的山:三條魚的追尋》,原文標題「登山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