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括了HBL新人王、助攻王等多個個人獎項的陳盈駿,高中三年在求冠不成的情況下,大學時選擇踏上出國追夢的籃球路,雖然旅美的語言與學業問題,一度讓他差點失去籃球舞台,但也讓他學會更加珍惜機會,直到今日,成為我國首位CBA選秀狀元。
陳盈駿面對困難永不放棄的勇氣,是運動場上,激勵選手不斷進步的最佳「老二哲學」。
從小就是籃球場上常勝軍的陳盈駿,不論是在大同國小還是明仁國中時期,都曾幫助球隊拿下學生聯賽冠軍,之後他也獲得HBL能仁家商的青睞北上求學,並在個人首個HBL賽季就奪得新人王榮譽,籃球路前景一片光明。
不過,高中三年,陳盈駿雖然囊括了數個人獎項,還獲得了代表國家青年隊參加亞青賽、世青賽的機會,但在HBL賽場上他們連年遭遇「綠色神盾」松山高中與「北霸天」南山高中的夾擊,讓陳盈駿高中三年僅留下兩座亞軍、一座季軍的紀錄。沒帶球隊拿下冠軍,讓陳盈駿兩度在台大體育館留下男兒淚。
在貝爾蒙特大學的第一年,陳盈駿在語言與課業上完全跟不上進度的情況下,選擇「紅衫」停賽,讓他有整整一年的時間無球可打,不過接下來三年他不僅站穩球隊先發控球的位置,大四那年還繳出平均16分3.5助攻的亮眼數據。
原本打算在大學畢業後就投入職業聯賽選秀的陳盈駿,在人生的抉擇點上又再度為自己出了一道難題,那就是拿著自由大學提供的獎學金轉戰NCAA一級賽場,這一年也成為陳盈駿除了大一「紅衫」停賽外,籃球生涯上場時間最少的一年。
雖然在自由大學的這一年,陳盈駿只留下每場比賽平均出賽7.1分鐘拿下1.7分0.5助攻的數據,但他直言這一年是他籃球生涯中收穫最多的一年:「現在回想起來這一年並不算是很順遂,但是幫助我心靈層面非常大,這大概就是老天給我的考驗,到現在我覺得自己心理層面都比以往更成熟了,所以我會說這是幫助我最大的一年。」
高中畢業後,陳盈駿原可以跟著其他同屆選手一樣加入UBA名校,甚至是投入SBL選秀,不過他選擇為自己開出了旅美求學、挑戰NCAA一級舞台,再到現在直接向中國大陸職籃選秀叩關等難題。不過這些過程中所遭遇的不順遂與挫折,都成為之後滋養陳盈駿成為台灣首位CBA選秀狀元的養分。
一路追夢的陳盈駿,從台灣到美國,房間牆上貼著始終是籃球大神麥可喬登的語錄。他以流利的英文跟我們分享:「當你碰到一面牆,不該轉身放棄,而該想著爬過它、穿過它或是繞過它。」
在CBA成為一位職業球員,當然是他為自己設下的新難題。遇牆則強。CBA將不會是他籃球生涯的終點,反倒會成為為自己開出下一道難題的動力:「夢想!當然還是想要挑戰美國、夏季聯盟、NBA,說來可能不是那麼容易,但夢想,不就應該要是這樣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