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銀牌、110公尺跨欄全國紀錄保持人:陳奎儒
在大學以前成績不盡理想,甚至有了想放棄體育路的念頭,直到就讀國體遇到了王國慧教練,陳奎儒的天份才慢慢被挖掘,但即便大學多次突破全國紀錄,陳奎儒相比於其他田徑明星,仍是較少被提及,因為生性低調的他不太習慣在鎂光燈前出現,他相信只要「成為最頂尖,就不怕別人看不見。」
划船十三年,用汗與淚換得的獎牌:黃義婷
運動生涯19年、划船生涯13年,黃義婷划船經歷可以寫成一本書都不為過。雖然黃義婷在國內單人雙槳獲金無數,但2018年的亞運的銀牌,才是他第一面大型國際賽事的獎牌,所謂十年磨一劍,黃義婷用13年的持續不斷的奮鬥,告訴大家「機會只會眷顧努力且已經準備好的人。」而下一站東京奧運,就讓我們期待黃義婷的表現吧!
赴美逐夢,打破世俗印象的短跑風速女王:廖晏均
女子100公尺短跑的好手廖晏均,在2018年的亞運僅差0.01秒就能前進決賽。但其實廖晏均的運動員之路,非常不一樣:從國、高中開始就是就讀普通班,每天在練習與課業兩邊跑,而高中畢業後毅然決然決定休學,因為她認為運動員不會只有一種模式!
而如今前往美國就學的她,在特別的體育生涯中體悟到「最幸福的是有一雙健康的腳,能夠追著夢跑。」因此前往美國的廖晏均除了繼續在短跑努力,也希望能跨界到運動醫療、運動科學等領域,成為走出自己道路的運動員!
「先求帥,在求快」的馬拉松真男人:張嘉哲
自創「真男人文創商行」的張嘉哲,是運動員也是老闆,在去年更是晉升暢銷作家。2012年代表台灣參加倫敦奧運馬拉松項目,2014年在丹麥硬生生跑斷自己腳筋;身兼多個身分,樂觀又特立獨行的張老闆總是嚷著先求帥在求快,但跑步之於他,就有如生活中的必需品:「我跑步的時候,才覺得自己是活著。」
不過熱愛跑步到投入所有,願意付出一切,張嘉哲自然常遭受旁人非議,甚至質疑跑步能當飯吃嗎?而張嘉哲不改其幽默個性,「運動不能當飯吃?那我就吃麵。」張嘉哲說反正自己也比較愛吃麵,不過看似笑謔的回答背後,是張老闆《永不放棄的跑者魂》。
不懼流言蜚語的品勢女神:姜巧文
許多人會因為自己的不了解,而妄下評論,而身為跆拳道品勢選手的姜巧文,更是有著深刻的經驗。跆拳道品勢雖然都是跆拳道,但比起跆拳道接近格鬥搏擊,品勢相對地更接近體操多一些,但因此常常被人冠上花拳繡腿的負面標籤。
加上姜巧文平常熱愛分享自己的生活,甚至被分享到表特版上,也招來一些負面評論,但大家卻以為社群上的分享,就是姜巧文生活的全部,卻忽略了她花了大部分時間在訓練的辛苦。「用你的眼睛去判斷,而非從別人的口中去認定。」在未了解的情況尚就妄下評論,是對於許多認真付出運動員的最大打擊,但姜巧文面對流言蜚語,仍是勇敢面對!
我不特別,只是敢跨出逐夢的第一步:吳政陽
沒有國手經歷、高中大學時也鮮少上場機會,但吳政陽前往義大利追逐自己的排球夢,並獲得義大利教練的肯定。身上的刺青不代表著吳政陽特立獨行,他選擇將激勵自己的話刺在自己身上,正如他胸口上偌大的「永不放棄」四個字,哨聲響起,「沒有一定會輸的比賽,除非放棄。」而吳政陽永不放棄的精神,也會繼續努力尋找贊助商並再次飛往義大利!
為籃球拚上一切的球場王子:王維琳
2010年,就讀海山高中的王維琳在比賽中「坐飛機」傷到腰。在這場比賽後王維琳還堅持「沒事沒事,我還可以打。」,但回想起,只要當時傷勢加劇的話,最嚴重可能會造成癱瘓。
如同漫畫《灌籃高手》般的熱血,王維琳對於籃球的執著到甚至到讓人心疼的地步,他也回想當時「帶傷上陣就像賭命,但為了籃球,我願意賭上一切。」最終王維琳賭一把開刀,現已康復良好,也在WCBA尋在自己的職業生涯新春!
18歲的年紀、28歲的成熟:葛藍喬安娜
從14歲開始就在各個國家訓練及比賽,本以為離自己還遙遠的職業網球夢,卻在青少年中頗具指標的橘子盃奪冠後有了極大變化。喬安娜在今年決定踏入職業後,心態必須做出極大調整,不能再像青少年只是玩票性質,「年輕不是藉口,踏入職業就是投入所有。」成為職業網球選手,意味著靠這行吃飯,而混血女孩喬安娜的會堅持到最後!
選擇沒有對或錯,而是你有沒有拚盡全力:潘姿吟
潘姿吟在2014年挑戰中國WCBA,是當時台灣史上最年輕赴對岸挑戰的女籃選手。而潘姿吟的籃球路上充滿選擇,從乙組的鄉下國中,到朝三連霸邁進的海山高中;從台灣女籃,到成為第一位到WCBA挑戰的選手,在她面臨人生難題時媽媽告訴過她的話時常提醒他:「這條路是你自己選的,但希望妳以後不要為這個選擇後悔,也不要忘記這是妳自己的選擇。」
選擇沒有對與錯,而是在於你有沒有盡力把自己的選擇做到最好,「把每個選擇變成對的。」這句話貫徹了她往後的人生,面對問題,沒想過逃避,因為這是她自己的選擇。
極限單車的職人精神:鄭喬鴻
所有人在面對自己熱愛的事物,眼中都會投射出光芒,而談到極限單車的鄭喬鴻,他眼中的光芒耀眼到讓人睜不開眼。接觸極限單車17年,除了參加比賽,也投入教學、剪輯攝影等等,為了就是讓極限單車被更多人看見。
「騎極限單車,就是要有職人的精神!堅持幹到最屌的那種。」鄭喬鴻說出他自己心中的極限單車精神,或許極限單車現在相對小眾,但鄭喬鴻仍認為極限單車的潛力無限,不只是運動,還可以是一種文化、一種態度,或許期盼塑造出台灣BMX文化的路很漫長,但鄭喬鴻表示「一定要堅持下去,最後得到的才是你自己。」
這些運動員面對著不同的挑戰與困難,並用血與淚與汗交織而成的正面能量,相信能給在生活上遇到不同困境的你一絲救贖,或許你以前認為運動只是讓身體更健康而已,麼,但運動的正面態度,才是最大的收穫,並且有可是能改變你整個人生的生活哲學唷!
TEXT:Gibbon / PHOTO: Honda Yau、Brian Tan / DESIGN: Ruth Ye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