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世大運台灣男女籃球隊在外籍教練帶領之下,都有不錯的表現。男子隊擊敗韓國,女子隊則是勇奪銅牌。最重要的是相對於成人國家隊,這兩支世大運代表隊展現出的團隊氛圍及奮戰不懈的求勝意志,贏得台灣球迷的衷心愛戴。
但是,身為體壇超級大烏鴉的我最擅長的就是潑冷水,我還是得寫,而我甘冒大不諱的看法是:台灣體育如果希望能夠提升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降低(或說放棄)國內對籃球的投入或許會是最好最有效益的策略。
這次世大運籃球紅了一位陳盈駿,他過去四年受到NCAA的洗禮但國人多半沒能看到,這次的優秀表現對他來說算是開花結果,成為台灣籃壇的新寵兒。
但是陳盈駿的下一步呢?加盟中國的CBA。然後呢!表現好的話就在CBA多打幾年,不行的話就回來台灣打SBL,大概就是這樣子吧!
當年所有到美國的球員都有一個NBA夢,從陳信安赴美挑戰NBA開始,到後來的田壘、吳岱豪、張宗憲、周儀翔、胡瓏貿、陳盈駿、吳永盛、陳柏良、孫思堯、高國豪等,情況一如十多年前的棒球球員,跟隨曹錦輝、王建民的腳步,拼命往美國衝。
但大部分小聯盟台灣選手的MLB夢已醒,多數人已經放棄回到台灣的職棒圈。而NBA夢呢!條件最好的陳信安沒能成功,其他人坦白講更是毫無機會
因為籃球不是棒球,棒球這項運動身高跟身體對抗性沒那麼重要;中等身材的台灣選手只要有速度有臂力,不管投手野手還是有可能出頭天。但籃球,問問任何一位旅美返台的球員,他們應該都清楚什麼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家個子比你高半個頭,然後還比你快比你壯跳得比你高,請問這防守是要怎麼守?
這次世大運表現精采以破世界紀錄成績拿到金牌的舉重選手郭婞淳,媒體提及她國中時期曾經是籃球員,後來被教練逼而轉練舉重。這在台灣很正常,因為每個學校每個社區公園中間都是籃球場,籃球幾乎是所有人的啟蒙運動。而籃球隊在很多學校也都是最被看重的隊伍,再加上HBL、UBA、SBL/WSBL的一條龍體系,雖不完美但已經比台灣其他運動要好多了,所以這麼多年來籃球經常都能夠吸引全台灣最優秀的運動員。
國中也練田徑的郭婞淳如果繼續打籃球,靠著速度應該可以得到一些成績。但是160左右的身高,最後應該選不上國家隊也打不到WSBL,估計最多就是打打UBA,大學畢業後就從體壇上消失了,而舉重的世界紀錄及可能的奧運金牌也就隨之消失了。
台灣太多優秀的運動員花費太多的時間,最後成為在這個世界上相對平庸的籃球選手。但這些選手,如果當初有系統地經過篩選分配找對項目,是不是我們可以多出很多位郭婞淳?多出很多項世界紀錄?
我看到陳盈駿,183公分強壯而剽悍,如果不打籃球去踢足球,會不會成為J-League的好手? 175公分的李學林如果練短跑,會不會現在保持全國100公尺紀錄的是他而不是楊俊瀚了? 200公分而且彈性極佳的田壘,如果選擇打排球,會不會第一位去歐洲打職業排球的就是他而不是「光頭神舉」黃培閎了? 當然這是一個民主自由的社會,我們不可能像中國或北韓一樣,從很小開始就科學化的強制分配跟訓練小孩子去適合的項目。
但政府跟相關單位如果還是在意奧運亞運台灣能拿幾面獎牌,那麼解決之道就是將體育預算跟環境導向適合發展能夠奪牌的項目,讓小朋友從小就能夠接觸並喜歡上這些運動。想想看我們從小,真的除了籃球(以及電視上看棒球但不容易找到場地打)以外,難以接觸其他運動啊!
台灣能夠從那麼有限的參與人口中出現網球的盧彥勳、跆拳道的朱木炎、羽球的戴資穎、高爾夫球的曾雅妮等優秀的選手,真的相當不簡單。但如果讓網球、跆拳道、羽球、高爾夫球成為學生普遍能夠接觸到的運動,讓參與這些運動的學生人口成為現在的十倍,那麼是不是能出現更多的盧彥勳、朱木炎、戴資穎、及曾雅妮?
當然,喜愛籃球的人在台灣是最多的,我自己也是打籃球長大。可能很多人會堅持我就是喜歡打籃球,怎樣? 不怎麼樣啊! 那我們就不用在那邊檢討奧運獎牌怎麼拿那麼少?也不用責怪台灣男籃為什麼永遠不長進出國比賽總是輸球?因為,那是我們自已的選擇。
via:EmpowerRayChen/kuohsingchuntaiwan/taiwanbasketballteam
TEXT:詹啟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