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運動潮人物誌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動誌
  • 金牌專欄
  • 焦點企劃
    • 還記得我嗎
    • 球星求變
    • 明星運動場
    • 動誌特搜
    • 國手之外
    • 特別企劃
  • 運動潮人
    • 動誌專訪
    • 聚焦台灣
    • 國際熱門
    • 傳奇回顧
    • 經典賽事
      • 臺北柔道公開賽
      • 杭州亞運
        • 動誌亞運星
        • 亞運點將錄
        • 亞運回憶錄
        • 亞運新焦點
        • 遊亞運指南
      • 卡達世足
      • 前進東奧
    • 熱血人物
  • 前進巴奧
    • 台灣英雄榜
    • 國際英雄榜
    • 勇緯戰報
    • 奧運回憶錄
    • 巴奧玩起來!
  • 潮流生活
    • 女神搜查線
    • 時尚潮流
    • 健身美體
    • 飲食料理
    • 休閒旅遊
    • 生活保健
  • 重力專欄
    • 名家專欄
    • 重力選書
    • S_CSV 與運動員創造共享價值
  • 動誌商城 >
  • 臺北柔道公開賽
  • 會員
動誌
  • 金牌專欄
  • 焦點企劃
    • 還記得我嗎
    • 球星求變
    • 明星運動場
    • 動誌特搜
    • 國手之外
    • 特別企劃
  • 運動潮人
    • 動誌專訪
    • 聚焦台灣
    • 國際熱門
    • 傳奇回顧
    • 經典賽事
      • 臺北柔道公開賽
      • 杭州亞運
        • 動誌亞運星
        • 亞運點將錄
        • 亞運回憶錄
        • 亞運新焦點
        • 遊亞運指南
      • 卡達世足
      • 前進東奧
    • 熱血人物
  • 前進巴奧
    • 台灣英雄榜
    • 國際英雄榜
    • 勇緯戰報
    • 奧運回憶錄
    • 巴奧玩起來!
  • 潮流生活
    • 女神搜查線
    • 時尚潮流
    • 健身美體
    • 飲食料理
    • 休閒旅遊
    • 生活保健
  • 重力專欄
    • 名家專欄
    • 重力選書
    • S_CSV 與運動員創造共享價值
  • 動誌商城 >
  • 臺北柔道公開賽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動誌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職業鐵人的飲食訣竅 運動後怎麼吃才會瘦?

by 謝昇諺
2020年04月02日
Home 重力專欄
分享分享

運動前的飲食會影響到訓練的效果和比賽的結果,適當的或適合自己的飲食和營養,可以幫助提升訓練效果和比賽的成績,而不適當的或不適合自己的飲食,會造成運動中或比賽中腸胃不適,讓身體提早感到疲勞,無法讓運動達到理想的效果,比賽也無法表現出應有的水準。

運動前或比賽前的飲食應該要依照個人的習慣、喜好和運動的種類各有不同。運動前適當的飲食可以補充體內的肝醣,肝醣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在運動過程中燃燒肝醣,體內肝醣的存量不足會讓人在運動或比賽中提早感覺疲勞,而且疲勞的速度會越來越快,運動效果和表現就越來越往後退。另外,運動前也需要補充足夠的水份,在運動中幫助排汗和散熱,尤其是在氣溫較高的季節運動和比賽,水份補充更為重要。

運動前建議以高醣類和低脂肪的食物為主,如麵包、米飯、麵和水果等易消化的食物,提供醣類作為運動時的能量來源,這些食物的選擇還可以按照運動時間的長短來搭配,假設運動時間超過一小時,可以選擇升糖指數較低的食物,如水果、脫脂牛奶、米飯、豆漿之類的東西,低升糖指數的食物被轉換成醣類的速度比較慢,也能夠長時間提供運動中的肌肉群所需的醣類;如果運動時間低於一小時,可以選擇升糖指數較高的食物,如麵包、運動飲料等等,這些容易消化的食物,能夠迅速地提供醣類的能力供給。

運動和比賽前飲食的時間會因運動種類而有所不同,也會因為每個人消化食物的時間有所不同。以我為例,我習慣在比賽開始前兩個半小時到三個小時吃東西,如果比賽時間是早上,那早餐我會喝杯熱咖啡加一塊麵包,再依照當天早上的身體狀況,來決定是否吃點水果增加飽足感,對於標準距離的鐵人賽來說,這份早餐提供的能量就足夠我完成一場比賽,麵包和水果比較容易消化,在比賽前身體不會有吃太飽的感覺,精神也會比較好。

每次訓練前的飲食會因為訓練項目來調整,在游泳訓練前會吃個麵包搭配豆漿或水,騎自行車時會吃香蕉或能量棒加運動飲料,跑步前只會喝杯咖啡,主要是因為這三個項目的運動形態都不同,游泳在水中午接近無重力狀態,過程中沒有太大的振動,比較不會造成胃的負擔,自行車除了選擇好消化的東西之外,也讓自己有一點飽足感,跑步的運動形態身體上下起伏震動,因此會選擇流質的食物,如運動飲料、咖啡等等,而選擇這些種類的食物作為我練習和比賽前的飲食,最主要的原因是方便消化,也能讓我在比賽前可以上大號,避免在比賽中想吐或肚子痛跑廁所。

另外,運動前避免吃高纖維的食物,雖然部份的高纖食物也含有醣類,例如全麥麵包、高纖餅乾和高纖飲料等等,但因為高纖維類的食物需要較長的時間消化,如果在運動前吃了高纖的食物,可能會在運動時還沒消化完全,在比賽中若有腸胃不適、胃不舒服的狀況時,就要記得下一次在比賽前應停止食用高纖類食品。

謝昇諺9

運動中最重要的就是補充水份,保持體內水份平衡。運動時間低於一小時,可以每十五分鐘補充一次約一百二十毫升到一百五十毫升的水份;如果運動時間超過一小時,補水的頻率就要增加,每次一、兩口即可,避免一次補充大量的水份,若是水份吸收效果不佳,也會有喝太飽胃不舒服的狀況。運動中補充水份可以維持血糖的濃度,降低和延緩疲勞症狀的發生,我個人喜歡在比賽前準備冰水和冰運動飲料,在自行車時及時補充,冰涼的水份可以避免體溫上升過高,讓比賽過程更舒適。

碳水化合物的補充在運動過程中也相當重要,現在市面很上流行運動中使用的能量果膠和能量棒,成份中有糖份和濃縮的碳水化合物,依照運動強度,每小時補充三十至六十克的份量來維持血糖和防止飢餓感產生。幾年的比賽經歷中,我漸漸找出適合自己在運動中的補充方式,近來我在比賽中會使用高濃度葡萄糖來補充糖份和碳水化合物,比賽中會攜帶兩個水壺,一瓶裝冰水,另一瓶裝稀釋過的運動飲料,葡萄糖是人體必須的養份,沒有其他的化學成份,對身體不會造成負擔,甜甜的葡萄糖液體很好補充,也是我跟好朋友強力推薦的補給品。

記得二○一二年在宜蘭冬山河參加世界大學鐵人三項錦標賽,男生的比賽開賽時間是早上十點半,比賽前一天已經預知道比賽當天氣溫會很高,因此將水壺裝水放在冰箱內,比賽當天出發至會場前還加了很多冰塊,果真當天氣溫高得嚇人,地面被陽光曬得發燙,冬山河水溫三十二度,彷彿游在溫泉泳池一樣,上岸後體溫相當高,騎車時已經接近正中午,自行車過程中頭被曬得發暈,原先預備的冰塊水在騎車時已經變成溫水,天氣炎熱體溫過高再加上補充溫水,騎完車出現熱中暑脫水的現象,跑步過程出現熱衰竭的現象,最後在終點線上暈倒,被大會工作人員抬進救護站急救,昏厥了將近兩個小時才恢復意識,人生最後一次代表大學生的比賽,成績差強人意,但有了這次的慘痛經驗,往後的比賽只要天氣炎熱,我前一天一定會將水壺放置冷凍庫,確保騎車時有冰涼的水可以補充和降溫,不讓這樣的慘狀再發生,延長健康的運動壽命。

謝昇諺10

運動後吃東西,所攝取的熱量,大部份都會用來修補肌肉。運動後很久才吃東西,攝取的熱量,幾乎都會被轉化成脂肪,囤積在體內,有可能會有越動越胖的現象。

身邊的朋友,對於運動後的飲食都會有個疑問,運動後多久吃東西才不會發胖?每個領域都有自己的一套說法,但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踏入運動選手的領域,時常聽到許多教練給選手們飲食上的建議,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飲食習慣也不同,並不代表一套飲食方法可以適用所有人,特別是我這種易胖體質,吃什麼都會胖,因此對於飲食我摸索實驗了很久,後來在好幾個不同說法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以下將個人經驗分享給大家。

國小、國中一直到高中,都是游泳隊選手,因為身體組織尚在發育,加上每天游二十公里的超大訓練量,吃的量也相對驚人,記得有一次晚上訓練後,我一口氣吃了六十顆水餃搭配一罐一千五百cc的礦泉水,吃完肚子很脹很撐,但是體重沒有直線上升。後來上了大一,因為非常討厭游泳,訓練量從每日二十公里瞬間歸零,但是三餐進食的量沒變,體重一年內從七十四公斤上升到八十一公斤,到了大三,體重來到人生的巔峰八十三公斤,胖到誇張的我決定認真減肥,在入選國家隊、進入左營訓練中心集訓的期間,一天練習三次,早睡早起,但要減肥,只有增加訓練量和改變生活習慣是不夠的,還要改變飲食習慣。

在左訓裡詢問了營養師關於減重的飲食方式,我喜歡吃甜食和零食,以往的飲食習慣重口味、肉多菜少、大量的澱粉如飯、麵和麵包,營養師瞭解我的飲食習慣後,先幫我從三餐飲食內容調整,少油少肉少糖,兩個月內體重慢慢降下來,但在七十八公斤時遇到瓶頸,怎麼就是降不下來,後來營養師在檢查我的進食的時間,發現我訓練完都拖好久才進食,當時我覺得練完有瘦一點,想說撐久一點再去吃會瘦得更快,有時候餓過頭甚至連晚餐都沒吃,結果這樣沒有變瘦,反而讓體重不穩定,身體狀況也起起伏伏。於是營養師建議我每次訓練時帶運動飲料和一、兩樣水果,練完洗完澡先吃,進餐廳後依照調整後的飲食正常食用,一個月的時間,體重從七十八公斤降到七十五公斤,身體狀況極佳,也在當年國內最大的鐵人賽統一盃拿到生涯第一次全國冠軍,更確定了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

離開了左訓之後,每天需要自己思考三餐想吃什麼,漸漸的越來越懶惰,也比較沒有注意到三餐的內容和運動後的飲食,隔年體重上升到七十九公斤,無論是訓練或比賽狀況都很不穩定,為了爭取好成績,我強迫自己調整飲食,注重每次訓練後的補充,漸漸的體重才又回到七十六公斤。在紐西蘭移地訓練期間,教練更是強調訓練後的飲食,有幾次練完,我疲勞地癱在床上睡著,教練馬上衝進房間大叫,要我快去吃點東西,否則別想要在隔天的訓練得到好效果,也休想要減肥了!有了這些個人經歷之後,在接觸到許多利用運動減肥的朋友,都會建議他們運動後吃點蔬菜水果和運動飲料,一方面攝取所需的養份修補肌肉,讓身體恢復活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降低脂肪,達到減肥的效果喔。

延伸閱讀:國外聯賽一個個停了 為什麼台灣還能硬著打下去?

延伸閱讀:破解體操運動常見迷思:學體操會容易長不高嗎?

書摘書封 謝昇諺 鐵人意志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鐵人意志》,原文標題「運動前後與平日的飲食搭配」

Sam Hsieh(謝昇諺)


明治開站週年慶


標籤 謝昇諺運動後吃什麼鐵人三項

相關文章

S 73383938

【動誌專訪】比賽總是心有「七七」焉?你不知道的元氣鐵后張綺文

2023-10-18
247669366 906408709969424 8589733592484158904 N

【動誌專訪】昔日泳將今日鐵人  全運女子冠軍張綺文挑戰奧運殿堂

2023-08-15

觀音國民運動中心正式開幕 歡迎鄉親多加使用、讓身體更健康

2023-08-07

桃園觀音國民運動中心正式開幕 8月7日觀音小鐵人趣味賽 等您來挑戰

2023-08-03

好一點點也是好!不想輸唐氏症 他用「1% Better」完賽鐵人三項創紀錄

2023-07-07

【動誌專訪】超年輕的「新鐵人一哥」!不只當國內王還要挑戰進軍奧運

2023-02-16
謝昇諺

謝昇諺

曾獲全運會金牌、一年九場鐵人冠軍記錄! 無論是標準鐵人、超級鐵人、極限鐵人還是越野鐵人,鐵人三項是我的職業,更是我的志業。座右銘:「不去做,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堅持下去,結果就會是自己想要的。」

本週熱門

Page

老爸沒完成的「狀元級」兒子接手! Boozer、Scola之子跨世代國際賽場交鋒

2023-06-12
Saveclip.app 418074298 349688731335091 7849859639773246891 N

Flagg時代來臨! 已身處最佳環境準備迎接夢幻開局?

2025-05-13
螢幕擷取畫面 2024 12 12 101327

聲勢曾比肩狀元的卻落得沒人要 天才Okafor的失敗僅因生錯時代?

2024-12-18
Fwculw6wyaimlcl 1

曾被採訪但記者「完全不認識他」!現在他是最高籃球殿堂的選秀狀元

2022-06-27
497528583 18502077847011433 2482213298395812607 N

誰還敢說他不能打大場面! 曾被Kobe欽點的球星用「曼巴精神」重振名聲

2025-05-15
484548872 1261399342011181 70388035038166683 N

從日本最強挑戰世界最強? 山本由伸讓洛杉磯球迷為他瘋狂

2025-05-15

最新文章

468355155 18468896224058031 8026561213658783425 N
明星運動場

世壯運報名三項目卻從不嫌累? 演員梅賢治從莊智淵的話得到啟發!

by J.C
2025-05-18

2025雙北世壯運賽事正式展開,而棒球休...

S 120299531

文武雙全的榜樣! 湖人新秀休賽季回校補學分穿球衣參加畢典超吸睛

2025-05-18
江宏傑 2

江宏傑帥氣亮相展現運動員不同風範! 世壯運持續見證歷史時刻 

2025-05-18
477308842 1173953997425103 450816916135845503 N

大谷都尊敬的洛杉磯門面是他! 37歲不言退柯蕭復出堪稱「不死鳥」

2025-05-16
431736162 1431201384169913 2865606055193441805 N (1)

2025世壯運亮點在這! 不分國籍年紀運動激情燃燒,焦點人物看過來?

2025-05-16
圖1 健身房的面子不能輸!red Bull Gym Clash資格賽開跑,尋找全台最強健身房前往希臘雅典。red Bull提供

健身房的面子不能輸! Red Bull Gym Clash資格賽開跑,尋找全台最強健身房前往希臘雅典

2025-05-15

立即訂閱動誌最新動態

想要得到最新的體育賽事新聞嗎?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喔

Loading

1108 正片 動誌bn
1108 正片 動誌bn 手機版

Footer Logo 3

給讀者從裡到外的好看運動風
打從骨子裡的好看—熱血的運動員故事
外在不容忽視的好看—潮流運動生活風格

Follow Us
Ig 3Fb 3Youtube 3

動誌分類總覽

  • 動誌專訪
  • 還記得我嗎
  • 球星求變
  • 國手之外
  • 杭州亞運
  • 金牌專欄
  • 特別企劃
  • 前進東奧
  • 卡達世足
  • 焦點報導
  • 傳奇回顧
  • 追時事
  • 時尚潮流
  • 重力專欄
  • 品牌快訊
  • 健身美體
  • 讓專業的來

立即追蹤最新動新聞

Loading

  • 關於我們
  • 廣告合作
  • 聯絡我們
  • 動誌使用者條款與隱私權聲明

© Sportz 動誌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金牌專欄
  • 焦點企劃
    • 動誌特搜
    • 明星運動場
    • 特別企劃
      • 還記得我嗎
      • 球星求變
      • 明星運動場
    • 國手之外
  • 運動潮人
    • 動誌專訪
    • 聚焦台灣
    • 國際熱門
    • 傳奇回顧
    • 經典賽事
      • 杭州亞運
      • 卡達世足
      • 前進東奧
    • 熱血人物
  • 前進巴奧
    • 台灣英雄榜
    • 國際英雄榜
    • 勇緯戰報
    • 奧運回憶錄
    • 巴奧玩起來!
  • 潮流生活
    • 時尚潮流
    • 女神搜查線
    • 健身美體
    • 飲食料理
    • 休閒旅遊
    • 生活保健
  • 重力專欄
    • 名家專欄
    • 重力選書
    • S_CSV 與運動員創造共享價值
  • 臺北柔道公開賽
  • 動誌商城>
  • 會員

© Sportz 動誌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Welcome Back!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OR

會員登入

歡迎你回來!

忘記密碼?

或使用社群登入

Welcome Back!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OR

註冊會員

歡迎註冊加入會員,擁有抽獎資格唷!


或使用社群註冊

Retrieve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to reset your password.

Log In
Are you sure want to unlock this post?
Unlock left : 0
Are you sure want to cancel subscri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