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宜臻營養師
近年越來越多國人開始注重運動養身,運動除了維持健康體態,國民健康署也指出能減少慢性疾病風險和維持心理健康,無論是健身或跑步,運動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除了運動以外,正確的飲食能夠讓運動效果加倍,運動時身體獲得足夠的能量、延長運動時的耐力、減少運動後的疲勞感、促進肌肉生長。營養師教您在不同的運動時間點,選對食物讓運動效果更加倍!
運動前:醣類食物為主,幫身體蓄積運動能量
回想看看過去運動的狀況,是否曾經感受過無力、肚子不舒服、身體狀況不如以往呢?但有時候精神又特別好、感覺比較有力氣?其實這都和運動前的飲食內容有很大的關係。
在運動時,身體就像行進間的汽車一樣,需要有足夠的燃料才有辦法持續運動,而身體所需的燃料就是醣類和脂肪,其中醣類更是決定我們的耐力、疲勞度的營養素,因此在運動前一定要補滿醣類的燃料槽,才能使我們身體活動的表現達到最好。
運動前的飲食原則:
以醣類為主,蛋白質為輔。
運動前2個小時以低GI的醣類為主,30-60分鐘內可選擇較高GI的醣類。
運動前飲食範例:
1.運動前1-2小時:鮭魚飯糰配上香蕉
2.運動前30-60分鐘:白土司配果汁
GI為升糖指數,GI的高低會影響身體吸收的速度,如果距離運動時間較長,還有1-2個小時,就建議選擇低GI的醣類。
如果是無法提前進食的上班族,僅能在運動前30-60分鐘進食,則可選擇更快消化的高GI醣類組合,並且要避免攝取大量纖維或是脂肪。
運動後的補充份量,取決於運動強度和時間,運動時間超過1小時或是容易肚子餓的人,可加上蛋白質的食物,像是茶葉蛋、蒸蛋等。
運動中:水分、電解質、糖決定運動續航力
記得我們前面提到運動中的燃料是醣類和脂肪嗎?脂肪是我們身體中取之不盡的能源,但是肝醣是有限量的,每個人身上僅有200-500g,當肝醣用完時疲勞感就會上升。
此外流汗會使水分和電解質大量流失,都會影響到運動耐力表現,因此在運動中持續補充水分、電解質和醣類就十分重要。
運動中的攝取原則:
輕度運動:時間小於1小時(如:輕鬆投籃、快走等),只要補充水分即可。
中度至重度運動:運動時間超過1小時,如打籃球、慢跑、拳擊有氧等,建議每小時攝取400-600ml的液體,如:運動飲料Fin。
運動中選擇接近人體生理狀態的運動飲料,則能夠一併補充到水分、電解質與糖類。
運動後:醣類與蛋白質讓你快速恢復
有運動完隔天還是疲憊不堪的經驗嗎?運動後的補充會影響身體的恢復力!
身體經過一段時間的運動後,肌肉因為反覆的收縮而呈現疲勞狀態,肝糖也被耗盡,如果沒有即時的補充營養,很容易讓身體的疲勞延續到隔天,甚至影響到下一次的運動。
此外運動後的飲食內容會影響增肌和減脂的效果,所以這餐怎麼選,取決於你想要增肌還是減脂。
增肌者的運動後補充原則:
1.醣類與蛋白質比例為3:1
2.蛋白質攝取量為0.3g/公斤體重
研究顯示醣類與蛋白質的攝取量在3:1有最好的恢復效果,攝取醣類能夠刺激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使得蛋白質的合成作用增加。
國健署指出攝取的時間點則是越快越好,盡量在運動過後60分鐘內,因為越快補充,肌肉的合成速率越高,增肌的效果越好。像是便利商店的山藥薏仁豆奶、豆漿配上香蕉、鮪魚飯糰配上牛奶都是很好的選擇。
減脂者的運動後補充原則:
1.以蛋白質為主
2.蛋白質攝取量為0.3g/公斤體重
運動後飲食以蛋白質為主者,減少的脂肪比例較高,不過注意還是要達每公斤體重0.3g的蛋白質量,以體重50公斤的成人來說,運動後就需要15g的蛋白質,所以像是便利商店的無糖豆漿、蒸蛋、牛奶、優格一瓶即可達到建議量,都是不錯的選擇。
規律的運動搭配良好的營養能讓運動效果加倍,因此建議每次運動時都可遵循以下飲食目標選擇食物:
運動前:距離1小時以上可選鮭魚飯糰+香蕉/距離1小時以內可選果汁、香蕉、能量棒等
運動中:每小時攝取400-600ml的水分或等滲透的運動飲料
運動後:蛋白質攝取量為3g/公斤,如一杯牛奶、2顆蛋。若需增肌者則需要額外攝取醣類,如香蕉或果汁
記得不同時間點應該攝取的飲食原則不同,吃到正確的食物,才能讓運動努力效果加倍!
參考資料:Scrivin, R., & Black, K. (2018). Sports Drinks Consumed During Exercise, Which Affect Thermoregulation and/or Athletic Performance in the Heat.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 40(5), 108-119.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好食課網站:運動前後抓準時間吃出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