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輕艇運動至今,已有14餘年,可以說人生到現在超過一半的時間都花在輕艇訓練上,從懵懂無知的國小生踏入體育班,一路成長到進入國中擔任特教老師,心境隨著時間也有很大的轉折,而長期的訓練不僅讓我擁有強健的體魄,我的心智也隨著一場場的比賽更加成長,這些累積在身上的果實,在我進入學校環境後給我很大的幫助。
國中進入體育班後,與一群年齡不同的學長,展開精彩的團隊生活,第一個面臨也是我最不適應的事情,就是體育界傳統的「學長學弟制」,平常需要跑腿買飲料外,還得承受不同學長的捉弄或開玩笑,年幼無知的我總是回到家後跟媽媽抱怨,無法理解為何學長們總是平白無故地欺負我,直到多年後自己也成為學長,才明白這看似沒有道理的制度,卻讓隊員間建立起緊密的關係,也練就了我與人相處的技巧,無論遇到不同個性的人,我總能找到一個讓彼此舒適的相處模式。
輕艇的訓練環境與台灣熟悉的游泳、羽球、籃球等具備室內場館的運動不太相同,戶外訓練總要面對瞬息萬變的天氣狀況,而每次比賽前,總有浩大的托運工作需要做,因為競賽的必需品「輕艇」並不能像一顆籃球一樣方便攜帶,也因造價昂貴,許多零件壞了必須要動手自己修理,一次次的累積,磨練我問題解決的能力,讓今天的我面對困難的問題時並不會感到恐慌,而是找方法解決。
大家看運動員,普遍的印象不外乎體格健壯、吃苦耐勞、不輕易放棄等,但運動選手不僅有這樣,無論寒冬或炎夏,每天的清晨規律起床訓練、賽前的焦慮、賽場上對手給的壓力,犧牲娛樂的時光,只為了突破自己。許多人常忽略了,運動員強大的心理能力,來自日復一日沒有停歇的訓練。
追逐成績的競技運動中,總是伴隨著失敗,從一開始接觸輕艇不斷翻船,到成為全國冠軍進軍國際,這一路上總會有許多挫敗與困難,無論是訓練狀況的低迷,比賽發揮失常等,過程中我不斷跌倒,又再次的站起來;從遭受打擊,到重拾信心,一次次的磨練中,提升了我「挫折容忍力」,在大學時期師資培育的期間,學習到了這嶄新的知識,「挫折容忍力是個體面對失敗或困難時,仍然願意繼續堅持下去的傾向」,原來十年如一日的辛苦訓練,已悄然地磨練出我不畏困難的毅力,這樣的心理技能不僅使我能忍受訓練時帶給身體上的痛苦,進入學校職場這個對我來說全新陌生的環境時,也給予我極大的幫助,在教學上的挫折無法將我擊敗,換來的是更適合的方法,來解決面對的難題。 輕艇的磨練帶來的成果,並不只有停留在訓練場上,而是融入我的生活,伴隨著我迎接不同的挑戰,也希望這些從訓練上獲得的特質,能轉化成學校的教學,在與學生的相處下,感染到他們的生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