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的累積與效果,如同小小種子變成大樹,需要一點一點、一步一步累積,太急或方式錯誤,會造成揠苗助長,可以在短時間內長成跟大樹一樣的高度,但只會曇花一現,無法成為雄偉的千年神木;訓練與運動都需要從基礎慢慢建立,「甲近弄破碗」,一次練太快、太多,或許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短暫的成效,但恐懼與排斥就會大於成就感帶來的喜愛,嚴重的會因為運動訓練過當造成揮不去的遺憾。
以跑步為例,跑步是人的基本能力,但是跑步的速度因人而異,對於剛開始運動的人來說,都會有「好喘」、「好累」、「好酸」的第一印象,問題就出在剛開始跑步就跑很快,跑很快就造成很喘很酸,身體疲勞後就開始造成心理的排斥,當排斥的心態越來越深之後,跑步就變成拒絕往來戶,寧願坐在電腦前,也不願穿上跑鞋出去動一動。
建議沒有跑步習慣的朋友,剛開始跑步可以慢慢來,三五好友慢慢跑,邊跑邊聊天,放鬆心情,不需要受到時間與距離的限制,按照身體狀況,20分鐘、30分鐘或者更長,也可以用跑走的方式來運動,跑一段走一段,慢慢累積建立體力,最重要的是自然地接受這項運動,帶著微笑完成每次的練習。
對已經有運動習慣的朋友,建議安排每週運動的固定週期,讓身體習慣運動的週期,養成自然的生理時鐘,時間到了身體就會告訴你要運動,過了運動的時間,身體就會要求休息。這個族群的朋友,若運動單純是為了興趣與健康,可以不特別要求強度與距離,保持固定的速度將時間拉長,時間越長越要注意保持正確的動作,避免運不正確的動作或姿勢進行長時間運動,造成運動傷害。如果運動是為了參加許多賽事,挑戰極限,超越自己的紀錄,則需要先安排每週一次的全休!
沒有專業教練的指導,容易造成訓練過度,身體疲勞讓成績停滯不前,每次比完賽都錯誤地認為自己訓練不夠,強度不夠,還要練更多強度更高,到後來成績不進反退,身體也傷痕累累。其實並不是訓練不夠,而是休息不夠,訓練中身體組織不斷的破壞,全休是為了讓這些被破壞的組織有足夠的時間修補,也讓疲勞的肌肉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恢復,休息是課表之一也是最難確實執行的項目,若遇到大量的訓練成績卻一直往後退時,不妨休息一下吧。
我覺得鐵人三項選手如同鋼鐵人,上山下海無所不在。在三種不同領域的項目中找到平衡,要游泳還要騎自行車,最後再來個跑步,奧運標準距離三項分別是1.5k、40k、10k,將近二個小時的過程,肌肉要轉換三次,體能要從頭到尾維持,如果是以享受這項運動、完成比賽的角度來從事,大部份的人都可以做到,但要將此運動作為專長,出國比賽為國爭光,除了要有強大的體力與意志力之外,「訓練」是最重要的課題。
鐵人三項的訓練並非只加強三個單項,還需要游泳接自行車、自行車接跑步的肌肉轉換。一周有七天,選手一天要練三項,三項訓練強度要仔細安排,否則每週訓練的在開始的前幾天就已經疲勞過度,無法徹底地完成每週的課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