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一個亞熱帶的台灣,在缺乏訓練場地和環境的客觀條件下,我們的選手和冬季奧運的項目好像很遙遠,但寶島卻還是有一群為了夢想在冰上和雪上努力的運動員,競速滑冰的黃郁婷是2018年平昌冬奧唯一一位代表台灣參賽的女將,曾是路上的滑輪溜冰天后,黃郁婷在世錦賽、高雄世運會、亞運會都拿過金牌,更是女子1,000公尺競速溜冰的世界紀錄保持人,但為了奧運夢想她選擇轉戰滑冰運動。
黃郁婷爸媽都是滑輪溜冰選手,父親更是教練,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會走上這條路一點也不讓人意外。「一歲半就穿上第一雙爸爸特製的四輪溜冰鞋,那時候最期待的就是每天晚上跟大家一起練習,」雖然有爸的孩子像個寶,但黃郁婷卻不覺得:「其實訓練上好像沒有什麼好處,爸爸都一樣嚴格,我有時候都會疑惑的說:『你是我爸ㄟ』但他說既然是教練就要公平。」看似是個天才的黃郁婷,其實運動細胞並不優異,自認跑步不好、球類運動不強的她,在溜冰中找到了成就感,直到國中時黃郁婷開始把「世界冠軍」當成了清楚的目標。
雖然奧運是黃郁婷的終極目標,但不管是滑輪溜冰或競速滑冰,在台灣的發展都有限,選手只能哪裡有資源往哪走,過程中她多次想要轉練競速滑冰,高二時就有一位台商贊助黃郁婷3萬美金希望她轉練冰刀項目,但嘗試後恰巧因為高雄市舉辦2009年世運會,為了把金牌留在高雄,她再次回到滑輪溜冰,2013年在歐洲選手的建議下,有機會嘗試兩個項目兼顧,但她又再次錯過了。
直到2015年在西班牙選手牽線下,黃郁婷知道不能再讓機會溜走,她便和爸爸說:「滑輪溜冰我該拿的獎都拿了,作為運動員最高的殿堂就是比奧運,既然滑輪溜冰進不去奧運,那就比冬奧的項目。」兩個項目的差別其實不大,只在加速的訓練上細膩度和技術有些許不同,「奧運對我來說,有點如同玩拼圖時,就差最後一塊的那種感覺,也像那些馬拉松選手,世界各大都市馬都一定要去的感覺。」但2018平昌冬奧的經驗卻不是完美的,黃郁婷在女子1500公尺項目中最後一個彎道時撞上場邊護欄,至今畫面都還在她腦中,「2014年看轉播就有人這樣摔,那時候還想說自己絕對不要這樣。」講到這黃郁婷自己都笑了。「摔下去腦袋空白,但其實我已經培養了夠多失敗經驗,不管面對什麼,脫了冰刀鞋,就要準備好下一場比賽。」
但台灣因為氣候關係,長年缺少訓練場地和環境,雖然小巨蛋有冰場可以練習,但因為選手太少加上環境不同,冰感很難維持,所以黃郁婷一年至少花費幾百萬出國移地訓練,「一季常常要飛五到七個國家,很多其實都靠家裡支持,獎金和花費差不多打平,好的是進入冬奧後,滑冰協會理事長知道訓練困難特別贊助了每個月的營養費,加上現在又有奧會補助基金,所以比較輕鬆一點。」
除了訓練外,黃郁婷還有個特別的興趣就是設計,目前她幫爸爸設計高雄市滑輪溜冰代表隊的比賽服裝。如今她把最後目標設定在後年的北京冬奧,我問她滑到32歲的動力是什麼?「不是覺得奧運可以有成績,但就是想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每次看到有人幫忙,也想繼續撐下去。」在台灣能有冬奧項目的選手實屬難得,聽著黃郁婷描述她面對的困難,很難想像她是如何撐過來的,大概就是一股運動員不服輸的信念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