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各國棒球發展越來越重視力量的訓練,科學化的力量訓練可以幫助投手增加球速,幫助野手增加打擊Power,這也直接造成臺灣投手火球連發、打者全壘打數增加的事實,究竟這現象詳細的原因是如何形成?動誌透過訪問中華隊訓練師林衛宣的觀察,來談談許多棒球訓練的相關問題。
對於這樣的發展,林衛宣認為有兩個因素加乘導致,包含球員技術進步、體能訓練的介入同等重要,「去看以前的比賽就可以知道,球員在技術上的應用進步很多,所以訓練上我們都會跟技術教練配合。」但球速的增加,也造成球員受傷風險的提升,這時候訓練師安排的課表就成為保護選手的重要關鍵,林衛宣說:「用力學角度去思考,過去會比較注重運動表現的肌群,但現在我會更注重保護的離心肌群訓練,當然不可能讓受傷機率歸零,但求減少受傷的機會。」
待過亞利桑那訓練基地、小聯盟、陳偉殷經紀公司的訓練中心BSTI、道奇隊多明尼加訓練站等,林衛宣對於台灣和國外的訓練特點差別有深刻的感受,「大家都說美式訓練都練得少,我一開始也會懷疑為什麼練這麼快就收?後來發覺其實他們是有理論背景支撐,透過研究出來的訓練方法提高效率,只是通常我們接收到這類資訊的時候都比較晚了。」
以林衛宣在美國待過的三個地方來看,他認為MLB注重分層分級的訓練,「每個層級練的都是依循該等級所需要練的,例如大聯盟球隊在對南美洲簽來的潛力選手安排上,就會在小聯盟注重基礎動作,越往上升越細膩,但相反地,台灣的訓練因為成績導向,比較屬於什麼都要會。」林衛宣說。
以林衛宣的專業領域來說,訓練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用科學化有研究佐證的方法,去改變選手的身體組成,「要力學和生理並重, 力學主要是從動作、角度等去安排;生理則是考慮訓練後的內在反應,例如要跑多少、練幾下….。所以回頭要去評估選手需要改變什麼樣的身體能力,耐力、肌力還是爆發力,這都牽涉到你訓練要跑幾趟、做幾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