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正夯,冰島首次進軍32強舞台隨即吹起一陣「小蝦米力抗大鯊魚」的炫風。全國僅33萬人口卻能成為足球強權,陣容中包括身兼導演職務的門將,教練身兼牙醫、後衛兼任鹽場員工的話題,一時之間也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
更別說進球後幽默的慶祝儀式,在台灣社群網站上迅速竄紅。
然而,「球員兼職」的議題卻也導致諸多錯誤資訊產生。我們在網路上已經看到許多以「業餘球員」、「兼職球員」的稱謂來形容冰島足球隊。冰島官方在被問到此類話題時,即表示隊上的每名成員,絕對都是完全正式的「職業足球員」。
Via:AP
那為什麼還會有牙醫、導演這些職稱呢?
對於台灣民眾來說或許比較難理解,一般都認為「正職」,即是全心投入於一個行業中,無法有心力再去兼顧其他的事情;但是究冰島的國情以及體育發展來說,職業球員兼職其他行業,是一件相當普遍且自然的事情。他們稱之為「維京精神」:在靠近北極圈的嚴寒環境下,隨時都要為未來做好提前準備。
套到運動員的身上來講,就是他們相當理解球員生涯僅能綻放短期之內的光芒,在漫長的人生路上,仍需要有其他的技能,做為運動生涯退休之後無縫接軌的出路。
相對台灣而言,職業運動員少有多元學習的機會,他們懂得是在專有領域埋頭苦幹,卻少有機會學惜不同領域的技能。殊不知當運動員能夠會另外一種專長,好比拍片、拔牙之類的技術,那將會是一件多麽酷的事情。
冰島門將Hannes導演的可口可樂廣告。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談談延伸命題:「為什麼冰島能踢進世足,台灣卻連邊都沾不上」。
18年前的冰島,由於氣候因素影響,是個一年只有夏季能在草坪上踢足球的國家。直到冰島政府決心大力推動足球項目,從2000年至今建設了179座正式規格的室內足球場,所有球隊教練都須具備歐洲足聯B級以上的裁判執照,讓全民從小時候起接觸科學化的足球訓練,才讓國家得以振興這項全世界最熱門的運動。
球隊打進世界盃表現亮眼之餘,全民參與也成為球隊力拼好成績的最大動力。在2018年世界盃首戰,冰島比賽收視率高達99.6%,幾乎整個國家都在關注。
反觀台灣,除了每四年一度瘋世足之外,的確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來打造更為完善運動環境,不論是足球或其他運動項目。想要成為下一個踢進世界盃的冰島,絕非空喊口號如此容易,更期許能以冰島為借鏡,由下而上培育運動員,由內而外讓民眾熱愛運動,透過運動文化的振興,達成提高運動競技的水準與國際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