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元)
輕艇國手林雍傑的左手大姆指虎口處有一個大大的繭,是運動的痕跡,也是榮耀的勳章,是他經年累月堅持一槳一槳帶動輕艇破水前行的堅持。
林雍傑非常清楚,這是因為執著;又因為自己是特教老師、且有位同樣是輕艇選手的過動兒弟弟,他更相信,過動兒一旦接納了什麼,那種執著無比可擬。「追夢小蜻廷」正是林雍傑基於這樣的信念,想帶領過動兒一起從輕艇中體驗執著的果實。
林雍傑從2016年起就在全國與世界輕艇比賽項目中奪冠拿金牌,現為台北介壽國中特教老師的他,身兼國家代表隊選手,正為明年亞運賽苦練。其實他從小就熱愛運動,參加過羽球隊、游泳隊、田徑隊,直到小六那年,跑去媽媽工作的海巡署泳池玩,本身在練輕艇的救生員介紹他認識這項當時算冷門的運動。
林雍傑聽進了建議,正因為比較冷門,競爭者少,所以只要努力,會更快站到更高殿堂。他也發現,自己覺得游泳只是泡在水裡很無聊,反而輕艇很有趣,划一下、就會往前滑行,「我很享受在清晨的平靜水域,看著船頭畫開水面的那種感覺。」
於是,林雍傑從景美跨越大半個台北,到南港高中的國小部就讀,加入該校輕艇隊,成為全隊年紀最小的一個後輩,其他五人全是高中生。要練專長、要在學長制之下生存,還有媽媽一句話:「我們考體育班,是因為喜歡輕艇運動,不是因為不會讀書。」林雍傑學科、術科一樣不落,功課保持班上前三,輕艇努力訓練,最後成功保送高中部。
印象最深的是,輕艇都要在戶外訓練,忍受風吹日曬雨淋,皮膚曬得黑亮、還曾經曬傷眼睛。有一次遇上陽明山都下雪了的霸王寒流,他跟著隊友來到河邊,看著河面上飄著一層白煙,心裡還想著這樣下水會死人,結果教練一個指令,大家照常訓練。林雍傑記得,水潑到身上,再經冷風一吹,冷到雙手凍成紫色、冷到他掉男兒淚。
但林雍傑對訓練甘之如飴,只是還要兼顧學業,總覺得人生就是一個「趕」字,常常是清晨訓練、上課、訓練、晚上上課到十點,隔天又是一早訓練。尤其考教師資格時要暫停訓練,身為台灣排名第一,又擔心止步不前會被超越,他壓力極大,沒有本錢再耗一年,幸而順利通過,進入介壽國中當特教老師。
會當特教老師,是因為他有一個小他四歲多的弟弟,很早就被鑑定為輕度過動症。「我弟是一路看著我的背影成長。」林雍傑談起弟弟,過動兒很難專注,讀書不太行,但對於某些事物很執著,「我們就把他導向練輕艇,剛好他也喜歡,於是他比起常人更不會放棄。」奧運傳奇的八金泳將費爾普斯,也是過動症。
兄弟倆今年還一起去泰國參加奧運資格賽,以差微差距飲恨未拿到奧運資格。上陣兄弟齊心,林雍傑說,其他競技類運動如游泳或接力,只要管好自己,你自己快,就對團隊有幫助,但輕艇運動不一樣,一個人快是沒用的,若是兩人一艇,要有合而為一的默契,後面的人要適應前面的節奏、前面的人要適應後面的平衡感,是真正「一條船上的人」。
因為輕艇有這樣的條件,也看到弟弟的成功,林雍傑提出「追夢小蜻蜓」幫助過動兒計畫,未來規劃每年舉行兩梯次的輕艇體驗營,同時也舉辦宣導講座,讓更多人了解輕艇對於過動兒童的益處。
林雍傑指出,運動後大腦會釋放腦內啡,能刺激到過動兒的前額葉功能;輕艇需要一定技巧,要划漿、控制方向、訓練平衡,強化感覺統合;大量的活動也能釋放過動兒無處發洩的精力;尤其可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他的潛能未必都在念書上,透過輕艇訓練,可以引導他們發現,其實我是可以專心的。」
當然,要帶著一群放飛的過動兒運動,林雍傑的特教與運動專業背景剛好派上用場,也許先降低要求,慢慢灌輸孩子理解「團隊」、「一起」的概念,如果是多人艇,就教孩子跟著前面的隊友;如果是單人艇,也可以先享受自己划水的感受,最重要的是,訓練他們的耐心,「給他時間,讓他自己去體會,當他體會到了,他的執著比平常人的毅力更驚人。」
正是因為看到弟弟因輕艇而變得自律,運用長處改善短處,知道前面的哥哥練一個動作10分鐘就一百分,他就練30分鐘、一個小時,也可以達到100分,林雍傑說:「輕艇對他的改變是,他知道,沒關係,我現在雖然做不到,但是只要努力,也可以做到。」 沒有什麼不可能,只要肯練。林雍傑希望所有過動的孩子,都能藉由輕艇,相信這句話,創造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