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用跆拳道環遊世界」,動誌專訪的那天,這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提到近年台灣的跆拳道品勢界,李映萱這名字肯定需要被提及,世大運、亞運、世錦賽等大型賽會代表隊都有她,出生於跆拳道世家,爸爸就是跆拳教練,家裡開的道館更有40幾年歷史,李映萱比起其他選手有更多助力,但也同樣有更多雙眼睛盯著她。
練到在房間哭 轉頭發現品勢特性
不同於很多運動世家的小孩,李映萱一開始卻對跆拳道毫無興趣,雖然爸媽希望透過跆拳道讓她保持運動習慣,但她卻會為了練習躲在房間哭:「那時候沒想過當國手,我比較想當公主,也因為身材條件和霸氣不夠去練跆拳道對打,直到國一才轉練品勢。」但她因此打通了跆拳道世家新的一條路,李映萱突然發現品勢只要努力練習、把動作記熟就可以有收穫,而且不需要依靠天賦。
要做就要做最好 站在巨人肩膀看世界
接觸品勢後一路都很順遂的李映萱,父母親對她的教育也很開明,高中以體優生的身分就讀大安高工的圖文傳播科:「直到高中拿下世青賽第二名,更讓我確定往這條路前進的心。既然家中有資源,我就要成為最好的,所以選擇品勢發展最好的國立體大就讀,」進入大學後她就交換學生去韓國,因為韓國是品勢文化最全面的國家,她抱持著「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的精神去學習。
但也因為這樣專精的態度,讓李映萱有點封閉,直到2015年光州世大運的選拔面對了人生第一次大挫折,她開始回頭反思自己。那是品勢項目第一次進入世大運競賽項目,但李映萱在國手選拔賽的個人項目卻落選:「我想說怎麼會這樣?突然覺得自己抗壓力很差,情緒起伏大,為什麼我那麼努力還沒選上?」從來沒想過的失敗正面襲擊而來,即便現在聽她回顧,都還濃濃的感受到李映萱的失落。
挫折不全是負面 回頭發現更珍貴的收穫
反思自己的結果讓李映萱更開放的面對身邊的人事物,碰巧進入研究所後,有了更多與人互動的機會,她開始和人多溝通:「因為那次失敗我才發覺身邊的親友一直都在,之前都沒注意到,」失敗有時候不是要打擊你,而是讓你喘息,獲得你沒見過的視野。而2017年的台北世大運是品勢項目第一次在台灣人面前被廣泛認識,李映萱和團體項目的隊友也因為先前各項大賽的好成績備受期待,但她回想起來多了些無奈:「我覺得有點不合理,因為那年比賽增加了自由品勢項目,和我們原先長期練習的不相同(原先是公認品勢),但一般大眾、媒體並不清楚,我們承受了奪牌壓力,但沒人知道其中的差別。」但最後中華隊女團還是奪下銀牌,成功在國人面前留下榮耀。
品勢界大學姐 李映萱站得高看得遠
現在就讀國體博士班的李映萱,今年也選上了亞錦賽和世錦賽的國手,雖然因為疫情可能無法如期出發,但對她來說還是一種巨大的認同,能在這年紀持續證明自己,也是回報她多年來的堅持。談到未來,李映萱表示2022年杭州亞運她還是想比,但對於選手生涯的未來,她考慮的相當多,除了考量自己的能力、年紀,她也坦言看著身邊的朋友一個個走入家庭讓她有些壓力:「此外我也擔心中華隊是否有人可以補上,畢竟我參加過比較過比較多國際賽,知道怎麼樣的水準才能和國外選手抗衡。即使現在年輕的學妹有幾位不錯,但發揮還要更穩定,但同時我也擔心她們沒有舞台。」對李映萱來說,她不只是把自己當成一位選手看待,更像是這個領域的前輩,謹慎的為每個人盤算著。
李映萱如今回到母校金陵女中跆拳道社團擔任指導老師,也算是開啟生涯另一條路:「目前還不確定是否要往這方面發展,當教練挑戰很大,訓練還算是簡單的,但教練不只是教技術,更像是父母,我也會擔心無法在選手心理、態度等教給他們足夠的能力。」身兼多個不同角色的李映萱也同時希望到世界各地比賽旅遊,英文能力不錯的她,更因此交到不少歐洲選手的朋友,她期望能完成「用跆拳道環遊世界」的夢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