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要以這樣的方式成名,相信應該沒有人想要,但F1哈斯車隊的法國車手格羅斯讓(Romain grosjean)現在就因為從火燒車中逃脫,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不幸中的萬幸是,格羅斯讓沒有大礙,被緊急送醫的他表示自己很好,也感謝醫療團隊和賽道工作人員的幫助,更感謝了Halo系統。至於什麼是Halo系統?我們後面再為大家介紹。
在周日的F1巴林大獎賽上,格羅斯讓以時速140英里(約225公里)的速度撞穿鋼鐵護欄後車體一分為二,而格羅斯讓花了將近30秒從「火球地獄」燃燒中逃出來,被送往巴林國際賽車場以北10英里的醫院,他的雙手背部都被燒傷了,儘管受到巨大撞擊,但格羅斯讓沒有骨折,他在醫院過夜觀察和治療。
不得不說,F1賽車安全設計,以及被車迷們戲謔為「人字拖」(也有人稱其為丁字褲)的「Halo」座艙保護系統,的確是這次格羅斯讓死裡逃生的重要原因。而更多安全保護系統的存在,比如在高溫下烘烤制成,比鋼還堅固一倍的碳纖維車殼讓駕駛艙始終保持堅固,即便是格羅斯讓這樣的高速事故,仍然能保證車手無恙。
當然,格羅斯讓的運氣非常好,賽車在斷成兩截之後,前半截沒有卡在護欄裡,給了他充足的逃生空間,而且他本人在事故中頭部沒有遭受撞擊,能夠保持清醒自己爬出駕駛艙,一旦卡在護欄或者出現昏迷,後果都是不堪設想的。
HANS、人字拖——讓F1賽車告別死亡年代
曾幾何時,F1是一項危險的運動,早期的F1賽事,60年代初,那時的賽車特點是:車速相當快,但車身本體卻相當脆弱,大有解體的風險。
2003年,F1開始強制使用HANS(Head And Neck Support,頭頸部支撐)系統,可以在發生嚴重事故時,保障車手的頸部和頭部緩解衝擊力。之後為了進一步提升車手行車安全,F1在2018年全面推出了HALO(光環)保護系統,由於外表獨特,也被諸多車迷們戲稱為「人字拖」,曾經這樣的設計被許多車隊嫌棄。

當時在賽季前的策略小組會議中,10支車隊有9支投票反對HALO系統,在他們看來,在車手頭部架上人字拖,會大大影響F1賽事的觀賞性。然而,經歷了兩個賽季的實踐,證明HALO系統有相當好的效果,也得到了車隊和車手的認可,此次巴林站中格羅斯讓車身起火,讓網友們紛紛表示HALO在今天一戰成名。

防護墻、急救機制、安全車——為車手安全保駕護航
除了車身的防護措施外,格羅斯讓能在大火中逃生,賽場的救援機制同樣功不可沒。在事故發生後僅僅十幾秒,場邊就有工作人員趕到事發地並拿起滅火器朝車身噴射,為賽道安全護航的安全車也及時停靠在賽道邊,兩位駕駛員立即把受傷的格羅斯讓從圍欄上攙扶下來。
如今的F1,或許車迷偶爾會為比賽過於沈悶、缺乏激情而感嘆。然而,巴林的一場大火,讓車手和車迷們在驚魂未定的同時,更加珍惜和尊重F1對於安全的不懈追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