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血腥、疼痛是許多人對拳擊的第一印象,他們到底為什麼要這樣互相傷害、把自己搞得遍體麟傷?對於一位拳手而言,拳擊所展現的不僅是身體上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心志上的堅強。那些為了變強大所付出的努力、永不放棄的意志力,才是讓拳擊如此迷人、熱血沸騰的原因。
熱血漫畫「第一神拳」講述身體弱小的男主角,為了變強開始練拳,憑藉努力和毅力,最終在拳界打出屬於自己一片天。它陪伴許多男孩度過瘋狂的年少歲月,也是使台灣女子拳擊好手林郁婷踏上拳擊之路的重要契機。
接觸拳擊,是小時候和哥哥一起看動漫「第一神拳」開始的,熱血的拳擊故事從此在她心裡扎了根。上國中後,剛好學校有拳擊社團,在身邊好友的鼓吹下,一夥人就一起加入了拳擊社。
一開始只是社團娛樂性質,後來發現拳擊很容易上手,沒幾個月她就報名參加拳擊比賽,還拿下不錯的名次。意外的好成績,讓她對拳擊燃起一股強烈的征服慾望,期待自己可以更強大、走向更高遠的舞台。
把拳擊的未知投影到人生裡也是一樣,在充滿變化的生命中,沒有人可以預知下一刻會發生什麼。只能時刻保持積極的態度迎戰對手,不到拿下勝利的一刻都不輕言放棄,就算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勝算,也要為了剩下的百分之一奮鬥。
當年的世界區資格賽,林郁婷一路過關斬將進入八強,只要再一場勝利,就有辦法前進奧運。那時她的對手,是來自英國的上屆奧運冠軍亞當斯(Nicola Adams),面對強敵,林郁婷沒有絲毫膽怯,發揮自己全部能耐,和對手僵持到結束,可惜最後裁判口中還是喊出了亞當斯的名字。
同年九月,交手過世界冠軍的林郁婷,備戰世界大學錦標賽信心滿滿,十分有把握能站上頒獎台。沒想到第一場比賽,對上素未謀面的白俄羅斯選手,竟敗陣下來。突如其來的發展,給了她重重一擊,加上年初落敗的失利,累積的壓力讓她心情瞬間跌落谷底,甚至對拳擊產生懷疑,差一點喪失對這項運動的熱情。
回國後她也沒有停下訓練的腳步,跟著原先教練,慢慢累積自己。時隔多日再次上賽場,是17年九月的波蘭邀請賽。經歷之前的得失,這次的她腦中沒有任何雜念,只希望半年的沉潛能有所改變。
沒想到她意外順利地拿下冠軍,接著11月亞錦賽,又再度獲勝,連她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彷彿又回到原先信心滿滿的自己,漸漸找回比賽勝利的感覺。
從高中開始,她幾乎已經踏上職業選手的路,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訓練,最長的假期不超過一個禮拜。而且她說只要三天沒訓練,身體就會有個快不行了的聲音浮現,讓她不得不開始重訓維持體能。
林郁婷剛練拳沒多久,就有不錯的成績,所以她一直用這句話提醒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即使拿過冠軍,也只是台灣的冠軍,國外還有許多強大的對手;而冠軍也不是永久的,不要因為一時的光環迷失自己。場上的霸氣要有,風光可以受,但不要帶下頒獎台。下了台,還是那個一心只懂練拳的林郁婷,抱持謙虛的態度,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林郁婷說和小戴變熟的過程很奇妙,最初在國訓中心,僅是「知道有這個人」的關係,但某一天,小戴突然說想要跟她學拳擊,順便教她打羽球,於是她們兩人就真的互相教起對方。不過相比小戴只要站在原地不斷發球,一邊叫她「跑!跑!跑!」的輕鬆教學,林郁婷必須陪著小戴一起打拳,彷彿在休息時間又經歷了一場艱苦訓練。如此差別待遇,試過一次她就不想再嘗試第二次了。
國訓中心還有一件趣事:運動員都在三溫暖交朋友!在國訓中心訓練的國手,來自各個不同領域,很少有交集的機會,唯獨在洗三溫暖的時,不能滑手機、不能做別的事,只能硬著頭皮開口和大家哈拉,去的次數多了,選手們自然也越來越熟悉。林郁婷也在三溫暖中結交到不少跆拳道、空手道等不同領域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