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落幕後,世界各地約11,000名運動員和一個個讓人感動或遺憾的勵志故事,暫時劃下句點,等待三年後在巴黎再次綻放。其實和世界各地的選手比起來,台灣的選手單純許多,大部分都是學生或是待在國訓中心能專心的訓練,但其實在國外有很多非職業運動員他們脫下奧運戰袍,就要像普通人一樣回歸平靜的工作與生活,以下就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奧地利自由車選手Anna Kiesenhofer
沒有教練、沒有贊助、沒有團隊也沒有隊友配合,但在奧運自由車女子公路賽中,博士Kiesenhofer以大幅領先優勢奪金,Kiesenhofer是標準的學霸,曾就讀劍橋大學數學系,奧運會後她將回到工作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繼續研究非線性偏微分方程式。
伊朗射擊選手Javad Foroughi
Foroughi算是奧運會上的新人,41歲的他四年前他才開始專業訓練,在男子10公尺空氣手槍比賽中為伊朗斬獲金牌。其實場下的他是穿著白衣的護理師,但在場上舉起槍卻是完全不同的人,工作之餘,醫院的地下室就是他的訓練基地。
斯洛維尼亞划船選手Benjamin Savsek
在男子單人輕艇激流比賽中Savsek為斯洛維尼亞贏得了史上首枚輕艇金牌,這位34歲的老將之前曾兩次參加奧運會,分別獲得第八和第六名,此次終於在東京圓夢。在常年保持高水準的運動表現背後,Savsek的本職工作是一名警察,此外他還是一名合格的電工,真是名副其實的工具人。
委內瑞拉西洋劍選手Rubén Dario
在2012年倫敦奧運曾獲得金牌,終結委內瑞拉44年的奧運金牌荒,但為了持續追求奧運夢,他平常在波蘭送餐謀生,雖然在東京奧運會上無緣頒獎台,但是35歲的他依舊值得尊重。
愛爾蘭的柔道選手Benjamin Fletcher
Fletcher原本的身份是花卉中心的工人,更仔細地說,他是在父母經營的花卉中心打工,但他在店裡不是只做些簡單的顧店工作,Fletcher的工作相當繁雜,接待顧客、整理貨架、送貨上門,以及許多需要體力的工作。他需要打工用賺來的薪資支付訓練備戰和外出參賽的費用。
巴西短跑女將Rosangela Santos
Santos很可能是跑得最快的Uber司機,如今她已是奧運會的四朝元老,2008年北京奧運她就獲得過一枚接力銅牌,在東京她參加了100公尺和4X100公尺兩個項目,但為了能夠保證訓練同時維持生計,東京奧運前的備戰期Santos在美國移地訓練,為了補貼生活費用Santos選擇兼差當Uber司機。
奧運賽場上的打工仔,還有很多很多,鎂光燈下他們奮勇拼搏,享受每一次全力以赴的機會,奧運光環散去後無論勝利與失敗,他們都必須走回茫茫人海,在四年一次的輪迴中繼續為生計而忙碌,為下一次的綻放儲存能量。
推薦閱讀